第一個三年已經渡過,就讓我用無論如何不能留級的心情繼續吧~

2013年1月4日 星期五

2012 敗家總檢討 蘋果篇

2012年是我們家蘋果收穫豐富的一年(誤),我們一家貌似十分的PC,成長過程與學經歷也都跟蘋果搭不上關係;只能說吃蘋果的門檻越來約低,不論是價格,還是易用度都是如此。雖然肯定不會是果粉,但人生總是要蘋果一回,畢竟沒吃過蘋果,不能說蘋果酸啊(對對對)。

Apple iPhone 5 16GB

specification
型號: iPhone, 尺寸: 123.8mm(高)x58.6mm(寬)x7.6mm(厚), 重量: 112公克, 螢幕: 1136x640(px)對角線四吋, 鏡頭: 800萬像素可錄製1080p30的影片, 通話時間: 8hr, 售價: 21900NTD(16GB)

雖說iPhone5在台灣上市開賣就不斷傳出邊框磨損,組裝公差的瑕疵;不過,網路上說到的各種狀況,在我拿到的這台白色16GB的機器上,並不存在。雖然我一向是個覺得退貨很麻煩的人,不過這次蒙蘋果之神眷顧,機器外觀很正常,沒出什麼難題讓我煩惱

蘋果產品拿到手上第一眼,別的沒有,就是質感高人一等(不過裝上保護殼/套之後這部分就歸零不計分)

iPhone5+iOS6的操作流暢度,就我這個Android 2.3的用戶來看,就像是地球人初次見識外星人科技一般,令人震驚。不過回頭想想,Well...So What(誤)

對我與真正的使用者老婆大人來說,高PPI的螢幕看起來就是漂亮,搭配iOS精心設計的介面,真的是賞心悅目。不過這俗稱的視網膜螢幕其實自上代機種就出現了,嚴格來說,可以算做是iPhone5的優點;但光榮不能歸於它(嚴肅)

至於長高卻又變輕之後的iPhone5帶來什麼明顯的優勢呢?我想那大概就是更長的待機與使用時間,還有可以多顯示一排圖示的桌面了吧!

滿意指數:*****(5/5)非常滿意
雖然整體的使用經驗非常好,但是iPhone5背後其實隱藏了一個邪惡的計畫,就是重新設計了連接裝置的接頭規格(lightning)。雖然Apple不是天生吃素的,不過這一招肯定讓很多推出舊30pin接口的iPhone/iPad/iPod周邊廠商措手不及;對之前就投資在舊接頭周邊的消費者來說也不厚道。因為這樣,所以拉低的我對iPhone5的推薦度,不如去買iPhone4S。
敗家指數:****(4/5)很敗家
推薦指數:**(2/5)不太推薦

13吋 MacBook Air

specification
型號: 13吋 MacBook Air, 解析度: 1440x900, CPU: 1.8GHz Intel i5, 儲存: 128GB SSD, 電池續航力: 7小時, 重量: 1.35KG 售價: 37900NTD

作為一個長久的PC使用者,我持平而論,目前沒有一款超輕薄PC筆電可以跟MacBook Air相提並論。比MacBook Air還要輕薄的PC筆電不是沒有,但要麼是電池續航力差一節;再不然就是貴到令人心悸。

比MacBook Air便宜的我看不上眼,比MackBook Air貴的我覺得投資報酬率太低。所以,不用討論了,MacBook Air就是輕薄筆記電腦的新基準。

外接裝置端子就是MacBook Air的罩門,USB接頭內建兩個,外接螢幕/投影機要買轉接,甚至連RJ-45網路線也要轉接...聽起來似乎非常令人無言以對;不過奇妙的是,這些限制對目前的我而言完全不受影響。

關於Mac OS X,對於用慣Windows的我來說,一開始當然會需要學習,但是其實沒有想像中困難;而且,一旦進入應用程式的環境中,就更不是問題了(iMovie真是好用)。 目前唯一覺得缺點的是螢幕解析度應該可以在高一點就完美了。

滿意指數:*****(5/5)非常滿意
可以肯定的是Retina螢幕一定會出現在2013 MacBook Air身上,還沒買的忍一下再買
敗家指數:*****(5/5)非常敗家
推薦指數:****(4/5)很推薦

2012敗家總檢討還有 電腦篇 汽車篇 相機篇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