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三年已經渡過,就讓我用無論如何不能留級的心情繼續吧~

2011年9月4日 星期日

電影Seediq Bale 賽德克‧巴萊 感想

因為工作上不知怎麼的,所付出的一些勞力與心力,剛好跟這部片搭上關係;所以就碰巧大言不殘地受邀出席這部片的媒體試映會了。

時間是100年的9月2日禮拜五,地點在林森北路的秀泰影城(我記得以前好像叫做欣欣戲院)。

雖然我對於看電影這種事情不陌生,不過參加媒體試映這種事情,是我此生以來的第一次;所以依照業界慣例,得把平常一年發出去不到半張的名片給準備好。

進場前安檢,進場後等待(因為提早到了,所以足足在戲院裡等了40分鐘),入場時手腕上還蓋CAS優良肉品專用章,說是中場休息後憑此章再入場:

1) yeah!此片分上下兩集,中間休息10分鐘(這讓我想到當年侯孝賢的「悲情城市」,看電影中間也是有休息時間喔!)

2) 這也讓我想到什麼時候看電影跟上夜店一樣了


切入重點直接說感想吧~~

我第一個想說的是......這不是一部每個人都愛看的電影,因為這部片基本上沒有一絲想要娛樂觀眾的成分存在,就像是剝洋蔥一樣,你想辦法剝去外殼之後,裡面的果肉一樣會讓你難受一樣。

因為電影所要呈現的就是那一段令人難受的歷史。

也許那段歷史在不同政治立場的人眼中有著不同的詮釋與意義,在教科書中那也許可以佔有到一個章節或者僅僅只是一段的描述。但是這部電影告訴你,那一段敘述所乘載的重量到底有多沈重。

電影想當然爾是由原住民,特別是由馬嚇坡的頭目莫那‧魯道的主觀角度所呈現;魏導著意讓我們進入他的內心,體會認同他想避免卻又無法抗拒族內年輕人只求一戰的natural call。

說到natural call,對於我們這種已經早就文明化、社會化、資本主義內化的人來說,基本上就只剩下傳宗接代,讓子孫過得更好的生活這樣的認知了。

不過這部電影會告訴你,對於那個年代的原住民族而言,natural call代表著完全不一樣的意義。

那就是狩獵

但是狩獵必須受限於你的部族所能保有的獵場,在原住民來說狩獵與獵場等於是生存的一體兩面。每個部族的男人都要為了保有獵場而殺戮(出草)的責任,因為這是為了整個部族的生存,也是為了維繫保有後代子孫生存的保障。

保不住祖先傳下的獵場的獵人,等於部族的罪人,死後是沒臉與祖靈在天堂相見的。

這是他們的natural call

當natural call與日本人的船堅炮利發生衝突的時候,該怎麼辦?是該為了延續部族的血脈而忍氣吞聲,還是起義求一次的綻放

於是「血祭祖靈」成為串連與執行所謂的「霧社事件」的呼喚,也可以說是「口號」

然後是獵人們殺害了日本人(包括婦女與小孩),接著是日本人軍人殺害了原住民(也包括婦女與小孩)

這之間沒有人討到任何便宜,日本人為了自身的利益用武力征服原住民來取得台灣的資源;原住民用自身的性命與殺戮換取了進入祖靈獵場的資格。

這樣的事情,透過電影畫面呈現出來,對於任何一個來看這部電影的人來說,這都是一次史無前例的cultural shock;因為我們都距離那段歷史好遠好遠了,日本人敗退也是古早之前的歷史。接下來的國民政府不也是用類似的方式在教化/馴化原住民嗎?

我相信有人一定會說這是台版的「300壯士」,或者是「特洛依」之類的,反正就是一部片裡面死很多人的那種電影。

我之前說過,這不是一部人人都喜歡看的電影,也許因為砍頭、也許因為殺戮(包括女人與小孩)、也許是這段歷史的沈重。但是對於任何一個看過這部電影的人,相信都有些念頭被觸發。

我不會知道別人怎麼想,但是,對於我而言,我只是在想到底我今天如果終究必須一戰,我要為何而戰?





1 則留言:

  1. 特別推薦

    《時光之硯》 天空部落格之 《塞德克.巴萊 太陽旗 》 觀後感

    http://blog.yam.com/YenC/article/41792188

    《時光之硯》 天空部落格之 《塞德克.巴萊 彩虹橋 》 觀後感

    http://blog.yam.com/YenC/article/42684819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