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三年已經渡過,就讓我用無論如何不能留級的心情繼續吧~

2011年9月6日 星期二

Canon HF G10 水貨終於上市

不知道也關注家用DV/HDSLR市場的你們,是否跟我一樣幾乎快要忘記Canon的iVIS/VIXIA的2011旗艦HF G10了呢?台灣Canon似乎一向不熱心經營這塊市場,不過以往至少都還有水貨商願意引進試溫。今年一月發佈的HF G10卻一直快到秋天了,才終於等到水貨商上架。

當然問題一定不是出在產品本身,畢竟是Canon耶!不管之前的HF S10/11/21是怎麼被Sony/Panny狂電,水貨商那邊還是買得到。更何況今年的HF G10可是抱著沈舟的決心,以追求全方位的錄影畫質為前提,甚至不惜拋開行銷規律,大膽用上了一塊有效像素僅有207萬畫素的CMOS(HF S21是601萬畫素)。

推出之後在各家評比中幾乎一面倒地狂掃它廠機種,特別是在低照感度與噪訊。國外開賣之後,也迅速累積用戶的一致好評。所以,產品看起來沒什麼問題啊!

那問題在哪裡呢?你們看了下面這張圖應該就知道了


尼坎坎尼坎坎,從今年一月發售之後,一直到六月初為止,HF G10的最低價就沒有低於12萬日幣過(美國的售價就差不多在1400~1500美金之間),這價格真是硬得讓人受不了。就算到六月底,也才勉強跌破10萬日幣,然後到八月中才跌破旗艦機破盤價的9萬日幣。最低時則來到84800日幣(就在兩個禮拜前)。

相信以HF G10這種身手,不到九萬日幣的價格應該讓不少人忍不住出手了,這之間如果包括了台灣水貨大盤,也不會令人驚訝(目前台灣水貨販售的HF G10都是日文機)。掃貨之後,kakaku.com上的最低價又回復到九萬九千日幣的水準了。

話說了這麼多,會不會以為我就要準備開箱了呢?

答案是 No!

問題同時出在價格與產品身上,畢竟當AVCHD 2.0都已經確認的時代,不論機身性能多麼優秀,一旦落在AVCHD這個本身就讓畫質受限的框架下,與競爭對手在畫質的差異性其實已經被抵銷掉不少了,往1080/60p@28Mbps追求畫質的最大化,將是不可避免的。

我承認這個觀點是有爭議的,在AVCHD 1.0 or 2.0中,理論最佳畫質應該是落在1080/24p@24Mbps這個格式上;不過,實務上24p的影片拍攝有比較多的眉角,快門速度的掌握比起60i或60p要更細膩些。以動態場景為主(拍攝物在動,拍攝者也在動)家用錄影環境來說,高frame rate的影片,還是有觀賞者主觀認知上的優勢在。

所以,不是說HF G10不優,而是有點生不逢時。

另外一點也是售價,如果HF G10出在2010年,又賣現在這種價格,我買定了。但是,現在是2011年AVCHD 2.0元年,搞不好HF G11過沒多久就要出現了,也許還增加了1080/60p格式,現在跟水貨商買這個價錢,似乎不是個好投資。

3 則留言:

  1. 小弟我還是乖乖用HF S21@@,不過價格也差太多了

    回覆刪除
  2. 可以請問為什麼理論上最佳畫質是在24P模式上呢?

    道理是什麼?

    回覆刪除
  3. 道理就是,咳咳!一樣最大28Mbps的流量,分配給60個frame跟24個frame,那應該是24個frame的選擇會有比較好的動態畫質喔!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