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三年已經渡過,就讓我用無論如何不能留級的心情繼續吧~
2011年4月5日 星期二
Sony HDR-CX700/B 開箱
Sony HDR-CX700(後稱CX700)系列是Sony於今年米國CES公開的最新家用數位錄影機系列之一,雖然在標榜用上了雙鏡頭、感光元件的HDR-TD10(後稱TD10)推出後,CX700已經不能算是旗艦機種;不過同樣的規格落在他廠的話,卻依然是不折不扣的旗艦,絕對不能等閒視之。
CX700身上的那顆Exmor R1/2.88"背照式感光元件我們並不陌生,從前年的XR520/500身上就看到了;當年Sony用這顆感光元件,在低照度噪訊上一舉擊沈了眾家對手,逼得大家氣急敗壞地趕在同年秋季推出改款的旗艦迎戰,那段Sony光輝的歷史想瞭解的朋友們可以翻翻我之前寫的關於TM350的文章。
除了背照式CMOS,Sony還有領先業界的IS(Image Stabilizer)與搭載最大廣角/光圈的Sony G Len(雖然除廣角外,其他光學性能並沒有特別突出)加持;雖然Exmor R+IS+Sony G Len讓Handycam在家用機市場幾乎是予取予求,不過市場以及消費者的興趣已經在迅速的轉換中。
一個是HDSLR的興起,另一個是1080/60p,最後還有興新的3D。
面對可換鏡頭的大尺寸感光元件的HDSLR,訴求的是不同階段的使用者需求,Sony、Panasonic與Canon都各自有獨立的產品線在推,家用機沒什麼插嘴的餘地。再來是1080/60p,最早出現在Sanyo HD2000身上,然後是TM700;銷售實績不是很清楚,但是確實引起了許多討論。因為不是AVCHD與Bluray的標準格式,互換性低落,但是循序掃瞄所帶來的高分辨率,卻讓人津津樂道。最後是3D,這應該是家用機在規格與性能上與HDSLR對抗的最終武器了,各大廠商都在今年推出了相對應機種。
![]() |
所以接下來就開箱吧!
此次購入的機種是台灣索尼公司貨 HDR-CX700/B(B代表黑色),跟日規HDR-CX700V在配備與功能上僅有GPS有無的差別(CX700無GPS);至於GPS有無,以我使用XR520的經驗來說,其實沒差。而且,實際上公司貨還附贈了LCS-SRC槍袋式腰掛背掛兩用包(這東西好像買不到了,二手網路價NT800)、Sony 32GB CLASS10 SDHC記憶卡(Sonystyle賣4080,當然你也可以以NT2000不到的價格購入各種二、三線品牌替代品)、以及散裝的VMC-UAM1 USB傳輸線(吊卡網路價約NT500)。
![]() | ![]() | ![]() |
上面講的這三樣東西是水貨沒有的,不過目前公司貨/日規水貨售價價差約NT10000,日本Kakaku上目前最低價為日幣84000(約三萬出頭台幣);如果有長期持有的打算,建議購買水貨即可,網路代購代收應該NT34000以內可以搞定。若是要賣,公司貨賣相會好一些。
![]() |
![]() |
另外CX700對於所有包括熱靴與其他外接端子的外蓋的開闔設計有用心(不確定550系列是否已經用上),所有外蓋的開闔都有穩固其軌道感與開啟固定位置;其中DC In與外接耳機/麥克風的蓋子都有彈力設計,操作手感滿分。至於機頂的熱靴蓋,雖然沒有彈力設計,但是其收納感比起520/500系列那種不穩定牢靠的感覺要好上許多。
剩下的就不多說了,自己看圖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文章 :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Sony又出700系列,除了增加60P機能外,算不算是騙錢?
回覆刪除外型結構僅作了小幅更動,觀景窗也取消上下移動,感光元件也沒進步(家用機取向?),所以像我們前年買的XR500/520的人,想隔代換機似乎沒有足夠的說服力。
好吧!我承認加上那個遮光罩後,確實看來比較兇啦,但要說服換機,其力道仍顯不足。
所以,冰人兄,還是等您的實拍影片來證實吧,看是否能比TM700強一點?
@武陵兄:武陵兄好眼力,這代Sony Handycam確實取消了觀景窗向後方引取後,可以上下調整的功能。實拍影片請期待嘍!
回覆刪除我需要購買攝影機,將兩三個鐘頭的演講,整場錄下來。
回覆刪除我目前用的sony攝影機,每30分鐘存成一個檔,但A檔與B檔的接縫,無法完全密接,聲音、影像都會跳針!
我上次租的sony ax30,也是將兩三個鐘頭的影片分成數個檔,
部分的檔案會有跳針情形,且後檔的前一、二秒,影像、聲音會停頓,讓我很不放心!
sony 客服說可以使用PlayMemories Home,將多個檔接成一個檔,但跳針的情況仍然出現。
以您豐富的經驗,是否有錄影兩三個鐘頭,機器只會存成一個完整的檔。
有這樣的攝影機嗎?其機型為何?
感謝您的回覆!
進入數位時代,受限於DV儲存的數位檔案,有單檔容量2GB的限制,所以長時間不間斷錄影會漏秒的問題基本上無解。我想到兩個解法,一個是降低錄影時的畫質,盡量讓影音檔不要被分割。另外一個就是另外準備一台專門錄音的數位錄音設備,後製時,音訊用錄音機的,影像雖然還是會漏秒,但是至少可以救到聲音。
刪除非常感謝您詳細的回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