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三年已經渡過,就讓我用無論如何不能留級的心情繼續吧~

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

消失的戰線:高階手持輕便型DV的消失

2010年相信是個對於家用型手持DV製造商大挑戰的一年,若是有在關注這個市場的人,應該都會發現;以往每年的春秋季新品發表必定會推出旗艦機型,在今年的秋季似乎是缺席了。而且,這不光是單一廠商的行為,而是大家似乎約好似的...

我從七月開始等,等到了十一月幾乎可以確認這樣的事實是存在的。

Sony自春季的550系列、Canon自HF S21、JVC自HM1之後,至今仍未有後繼機種出現;除了Panasonic推出了硬體規格幾乎與TM700一致,但可外接鏡頭錄製3D影片的TM750之外,其他廠商不約而同地,在今年秋季繳了白卷。

回顧這幾年來,這幾家大廠從內建儲存空間與防手震,到背照式CMOS,再到超廣角鏡頭的戰爭,這個建議售價10萬日幣的頂級家用DV,似乎在2010年劃下了句點。

這之間的原因,我想肯定跟這兩年極為熱門的單眼/類單眼相機,甚至是手機FHD錄影功能的出現脫不了關係。單眼與類單眼相機憑藉著大尺寸感光元件與可交換鏡頭所帶來的畫質上優勢,以及可能更為便宜的價格;對於那些正為只能在向機與攝影機中間選一台的消費者而言,高階家用DV顯然是一個不太容易下定決心而如以往般輕易購入的選擇了。

另外,顯然廠商也認知到了,要消費者以高昂的代價來取得高畫質影片與身歷其境的錄音效果(其實也不怎麼樣),對於一般以生活記錄為主的消費者而言,錄製影片在後續的製作、維護與分享上,都遠不如拍照般便利與廉價(一套好用的非線性剪輯軟體的價格就絕對不便宜,更不要說在升級硬體上的花費)。

要在一台好相機身上取得可錄影的附加功能,看起來是比在一台好DV身上取得可照相的附加功能來得實際一些(還記得JVC X900的奮鬥嗎?)。

難道10萬日幣的DV會就此退出市場嗎?

我覺得到也未必,Sony於秋季推出了可換鏡頭的VG10,掛上Handycam的名號銷售,但是建議價格就是用意頗深地落在同樣是Handycam的AX2000與XR550之間。我覺得這就表示至少在短期內,Sony高階家用DV的生產與銷售不會終止,但是我相信長遠來看會慢慢地移轉到擁有更細緻錄影功能的相機身上。

但是,我相信對於廠商而言,大概不會再投資在高階家用DV上的研發了;因為戰鬥已經停止了,這終究是一個消退中的需求。比較可憐的就是JVC之類沒有高階相機產品線的廠商,就硬生生被挖走了一塊肉.......

這就是人生啊

PS. 我現在很佩服當年Sony買下Konica Minolta進入DSLR市場的決定,在DSLR也許只是個B咖,但是現在一旦跟video這一塊連線之後,雖然不能扭轉在DSLR還是B咖的命運,至少在這條路上,除了Panasonic,可以擺脫Canikon的陰影,盡情地展現技術力了。


9 則留言:

  1. 雖然市場的確好像漸漸走上此路,個人還是認為影片、相片的拍攝工具還是分清楚點好。
    就像我自己在DV使用上,自從上一部DV有附加照相功能以來,到去年購入的XR500,10年間用DV拍的相片不超過10張。
    或許更近的未來會出現完美整合的機器。但我想光是手持方式這部分就很難完美融合吧!

    回覆刪除
  2. 武陵兄,我比較悲觀地認為,在整合高端業餘取向的攝影與錄影功能的競爭上,DSLR、EVIL或類單眼都比手持家用機型來得有競爭力。因為體積的限制,讓手持家用機型很難用上如DSLR或EVIL般的大尺寸感光元件,這樣基本上就在攝影畫質上被宣判出局了。

    不過我現在其實帶Camcorder出門的機會比帶DSLR出門的機會多,這其實比較傾向於一種習慣,畢竟現在用TM700的60p格式錄影截圖出來的照片也算是堪用。

    回覆刪除
  3. DSLR或EVIL錄影還是要先解決使用大尺寸感光元件所同時帶來的高熱問題,DSLR或EVIL都不可能內建風扇去散熱,對於錄影時間長於20分鐘以上的用戶而言,熱當機會變成嚴重問題,以至於目前多數DSLR或EVIL的錄影時間多半都有單段長度限制,Panasonic新推出的M4/3相機GH2雖然沒有錄影單段限制,但也不見得感光元件真的能撐到塞爆32G或64G的記憶卡而不過熱,SONY的A55和A33就是很好的例子,在來就是手持方式的問題了,錄影跟拍照的手持方式完全不同,習慣DV手持方式的人,相信很難接受DSLR手持錄影,另外對於左手有DSLR商品線右手有DV商品線的廠商,也不可能甘願自斷一臂少賺一筆錢(這裡有點類似當初平價的FF全幅DSLR和APS-C畫幅DSLR對於廠商的瑜亮情結),高階家用DV市場的確逐漸被侵蝕,短時間內應該會以延長商品更新時間的消極方式因應,長遠來看還是會以類似VG10這種新級距的方式繼續存在,只是未來DV各級距的門檻規格要重新劃分了,以上為小弟愚見,第一次留言如有得罪請多包涵。

    回覆刪除
  4. 嗯嗯!
    浮雲兄提到的「手持方式」,也正是小弟我所在意的。
    畢竟兩手拿跟單手拿拍攝機器相比,單手方便多了!
    過熱問題我倒是沒想過,因為我沒用過DSLR呵!

    對於我們這種業餘中的業餘者,還有機器是要大家共用的的家庭來說,DSLR還是有使用上的困難,想說服家中太座學習,那更是有如登天。所以我們出門都是一人照顧一部,我顧DV、老婆顧相機。

    或許相機部分,下一部先買個像SONY NEX系列玩玩,讓有3C恐懼的老婆先適應適應!

    回覆刪除
  5. 冒昧請問大大一個問題!長期以來小弟都是使用dv帶型的dv拍攝影片,所拍的影片格式皆為720x480 4:3 avi檔,使用會聲會影X2做剪輯及燒錄,因最近買了TM350所拍攝的影片格式變為1920X1080i 16:9 m2ts檔,當我使用X2下載後影片會出現畫面上下出現黑框(即畫面無法顯示全螢幕,但我直接使用TM350透過HDMI在電視上看是全螢幕)請問這是正常的嗎?還是我那裡須要設定? 感謝大大解惑~

    回覆刪除
  6. 呵呵~~武陵人兄說的真好,當初小弟原本也是想要勸太座大人買單眼來錄影就好不要買DV(我承認....其實是我想買單眼啦.....),可是太座只回我一句"單眼你能只用單手拿著一直錄嗎?"當場就令我啞口無言啦...........

    回覆刪除
  7. 單檔時間限制是很好的產品區隔手法,用來區隔有認真長時間錄影,以及一般業餘家庭紀錄用途的需求。當然一台高階家用手持DV可以一次打死這兩者,但是DSLR、EVIL可以照顧到上述需求的後者與靜止畫的品質,又還保有適當的價格優勢,這是高階手持DV有點吃虧的地方。

    至於小DV的握持姿勢的優勢,我覺得應該沒有想像中的大。主要是因為機子太輕,既使可以一手掌握,但是穩定性還是不太夠(個人見解),若是從這角度來看,DV跟DC的握持還是半斤八兩。

    回覆刪除
  8. 所以...嘿嘿...我目前最新的玩具是GH2 + Lumix 14140 HD,待下週員工旅遊回來後再來跟TM700較量一番。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