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三年已經渡過,就讓我用無論如何不能留級的心情繼續吧~
2010年7月2日 星期五
第一次上Dell官網購物就中招(更新真相7/3)
雖然Dell在去年鬧了個標錯價又賴皮不出貨的新聞,搞得一時間成為全民公敵,這件事到最近還是餘波蕩漾;不過其實並沒有影響到我對於Dell LCD螢幕的評價,因為我對於那台已經用了兩年的UltraSharp 2408WFP簡直是滿意得不得了。所以,當上禮拜我發心動念想幫老婆換台新LCD螢幕的時候,想都沒想就是鎖定Dell了。
當初買2408WFP的時候,是跑去光華彩河現場驗貨之後,直接提回家的;所以,這次想要繼續支持Dell的時候,就把腦筋動到官網去了。
話說我什麼線上購物的經驗沒嘗試過!?不過,說實在上Dell官網購物的經驗還真是很不一樣......加入購物車,刷卡的流程倒是沒什麼不同,我也刷得痛快。不過,刷完卡之後,接下來就是一~三天的等待期;等待什麼呢?等待專人電話聯絡確認訂單啊!
官網上說下單之後一到三天會有專人聯絡,那我可還真的是等到第三天才有人跟我聯絡確認訂單。三天...一般來說不論是P購還是Y購,就連拍賣東西都已經到貨了;Dell你好樣的第三天快過了才聯絡我,更狠的是,電話中操中國口音的專員說,一般狀況下需要10~15個工作天可以到貨!
昏倒!
很想跟她要求退訂,不過想想就算了,反正是第一次嘛!花錢花時間買個世界級的購物經驗也是一種享受啊!
不過,雖然操著中國口音的專員嘴巴說10~15天,不過實際上倒是還蠻快的,我禮拜六接到電話,今天禮拜四就到貨了;算算也只花了4個工作天就到貨了。
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
畢竟是,世界級的購物網站提供的難能可貴的購物經驗啊!
所以,你們以為接下來就是開箱文了嗎?
不不不不不,世界級的購物經驗怎麼可以讓你這麼快就享受到開箱的快樂呢?
外國有一種哲學理念叫做Embracing Deferred Gratification,中文叫做延遲享樂。我不想吊書袋,同時也沒啥書袋好吊,我第一次接觸這個字眼是在電影香草天空裡看到的。當時的情節就是當女生已經system ready準備好跟湯姆克魯斯上床的時候,結果湯姆克魯斯卻笑嘻嘻地跑開,奪門而出。這時從女生的口中說出了:
原來你是個延遲享樂者(大概)!
現在的我,也很想跟Dell的什麼人大喊...
原來你是個延遲享樂者!
因為Dell把東西送錯了
我訂的明明是標價NTD:10998的G2210 16:10 TN面版螢幕,卻偏偏送來標價NTD:8999的U2211 16:9 IPS面版的螢幕。
雖然我對IPS面版沒啥意見,甚至是覺得更好;但是,我就是很討厭16:9的螢幕。而且更扯的是,我今天上官網查詢G2210竟然已經停產下架了。
所以,我訂到的G2210是一場夢嗎?
所以,我想這之間應該是有什麼誤會
我可以接受停產的理由換貨,但是請明白的告訴我,並且讓我有選擇的機會。今天已經晚了,明天會打電話去客服抱怨,看看世界級的購物網站兼延遲享樂者Dell會怎麼處理吧!
2010-7-2 Updated:
終於搞清楚了,並不是什麼G2210已經停產了,結果Dell辦公室裡的某個人就決定改出貨U2211給我;事情的真相是......物流把原本要送到新竹某個人家的U2211送到了我這來,而把我的G2210送到了新竹去......我也可以感覺到,這件事情Dell的台灣物流打算私了這件事情。
還原這整件事情的經過應該是,Dell從接單、備貨、出貨到台灣這個部分都是正確的,一直到某個在台灣Dell物流(運達物流)的人,把出貨單跟貨品誤置了。在沒有經過核對的情況下,配送員就依據出貨單上的資料把錯誤的貨品送到我家裡來了。
Dell與台灣的物流公司應該屬於一個委託或外包的關係,而不是直接經營;所以,當vendor出了這種紕漏,只要我不發作,大概就是把貨品交換回來就算了。當然,我若是不滿意收到已經拆封使用過的LCD,我大可以選擇退/換貨;但是,這之中所衍生的成本增加與商譽的損害,卻是一件很冤望的事情。
當然,我是一個很nice的人,雖然我還沒收到正確的貨品,但是如果貨品已經被拆封使用過了,但功能沒有問題,我大概也不打算退/換貨了。只不過,我大概從此以後絕對不會再上Dell官網買東西了。
相關文章 : 抱怨文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依據上次DELL處理標錯價的經驗來看。
回覆刪除冰人兄:您準備收折價券吧!而且是僅限購買DELL螢幕才能用的折價券喔!
呵呵!
以上純屬個人虛構!
小弟個人網購經驗倒是不算少,雖然都是小東西,最貴的大概是彩雷事務機了吧:13888。其他都是數十元到一兩千塊的東西,不過小弟我不太相信原廠網站的購物機制,比起PC購、Y購、Y拍、露拍,原廠價格不會比較軟,而且機制流程都比不上這些專業購物網。
對了冰人兄
回覆刪除我是在診所電腦進來這裡的,我的小紅傘怎會一直叫有病毒?
可能是頁面上有些Java Script或JSON程式碼連結造成防毒軟體誤判,這些用來追蹤流量或產生頁面功能的程式也都是網路上找來的,雖然我都是找有信用而且使用者眾多的來用,但是難保不會有哪支程式出問題。我可能要全部清查一下才知道,武陵兄你的小紅傘有告訴你哪一支程式有問題嗎?
回覆刪除冰人兄
回覆刪除以下是從小紅傘隔離區中擷取的資訊。
檔案'C:\Documents and Settings\永盛\Local Setting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Content.IE5\I1YTRJ8Z\tongji[1].js'
偵測到惡意程式'JS/Agent.12999 [virus]'。
處理動作:移動檔案至隔離區
檔案'C:\Documents and Settings\永盛\Local Setting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Content.IE5\SIIGOHU4\tongji[1].js'
偵測到惡意程式'JS/Agent.12999 [virus]'。
處理動作:移動檔案至隔離區
大概就是JS/Agent.12999 [virus]這支吧!
其他只是路徑不同,有問題的都是同一支。
請參考!
武陵兄,感謝你的回覆。基本上我可以百分百告訴你,這是誤判不用擔心。tongji.js是Yahoo!站長工具的流量分析之用,您每次loading這個頁面的時候,同時也會去存取這一支js,那麼我就可以在站長工具看到有這一筆瀏覽資訊了;所以,這是一支無害的js。
回覆刪除那至於為何會被防毒軟體判為病毒或木馬,這有陰謀論與非陰謀論兩種說法...我另開一篇新文說明好了。
剛看了另一位網友的回復文
回覆刪除也發現我在家裡連來此地時,家裡的KIS 7.0也沒叫。
難道說誤判率高是免費防毒軟體的宿命?
診所的電腦因為有遠端連線的需要,所以被要求不要安裝卡巴,不得已只好用AVS。
其實這個是可以調整的,端看軟體提供者的出發點。若是多些誤報,少些中毒機率也是好的;畢竟這些javascript對大部分user來說不是非常的必要,所以隔離起來不給用對一般用戶而言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只不過這個就苦了網站經營者了,被檔了還要去申訴,申訴不一定給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