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三年已經渡過,就讓我用無論如何不能留級的心情繼續吧~

2010年6月18日 星期五

消解令人冷感的直流風 Air Wing Pro2 心得報告

自從Air Wing Pro2的開箱文PO過之後,很快兩個月就過去了,說好的心得文也就差點被我這樣落掉了;不過還好今天終於有人注意到了Air Wing Pro2的開箱文,既然如此,我實在也沒什麼理由繼續拖下去了。所以我們就來看看到底Air Wing Pro2究竟有沒有DM中所宣傳的神力吧!


用看的就知道,Air Wing Pro2是利用裝置在室內機出風口外側的大面積的導風板,讓吹出的風可以用更大的角度導到人體吹不到的方向去。這樣做看起來十分的淺顯易懂直接了當,不過實際使用上,其實還是有些眉角需要因地制宜地實驗一番,才有辦法達到最佳效果。

首先是要決定最佳的安裝角度:安裝角度我個人覺得有三個原則必須去拿捏,

第一,由於一般壁掛式室內機的迴風口都在機器前端與上端,為了避免剛從出風口吹出的冷風,一下子就從迴風口吸回去;這樣會造成冷房效果不彰,長久下來也對壓縮機有不良影響。所以,角度調整建議越大越好(冷氣前面版與Air Wing的導風板所形成的夾角)。

第二,角度越大卻會造成能夠導引的風向幾乎不受到限制,以致於讓不希望讓冷風直襲區域變得十分狹小,這樣就失去了加裝Air Wing Pro2的原意了。所以,你必須實際走到你不希望冷風直襲區域的邊緣,或蹲、或坐、或站,回頭望向室內機,用你的眼睛視線,確認Air Wing Pro2的導風板是否確實將室內機出風口擋住。原則上,只要用視線確認出風口有被擋住,幾乎就可以達成感受不到直流風的效果了。

第三,上面說到的兩個原則,是兩個相對與抵觸的條件,但是還好有第三原則,可以稍微超脫第一原則的限制,那就是...若是你冷氣室內機的上方留有足夠的高度迴風,你可以視狀況盡可能縮小角度,來達成將遮蔽區域極大化的效果。

這樣講瞭了嗎?

所以,不同的房間大小、不同的冷氣等級、不同的安裝位置、不同的Air Wing角度,其實都會影響Air Wing Pro2的效果;而這也跟我實際在四個不同大小的房間安裝Air Wing Pro2的心得相符。

以我那約八坪大的主臥為例,房間格局屬長方形,冷氣位於長邊的中央,而床位於短邊的一側。之前,我都把出風口轉向吹不到床的那一邊,但是又會覺得床這一邊太熱,所以還是得搞台溫控電風扇對著床吹,才覺得舒服些。但是自從裝了Air Wing Pro2之後,我電風扇也不開了,風向也讓它自由往床這邊吹兼上下擺動,倒也覺得舒服自在。

不過,既使如此,我還是得注意溫度控制,一方面是因為冷氣性能的關係讓我單開這台室內機時,沒辦法低頻運轉(我用的是台灣大金一對四的室外機);另一方面則是室內機的安裝位置不佳,迴風空間十分有限。所以,偶而還是會覺得開高一度覺得熱,開低一度覺得冷的情況。不過這是原本就有的問題,所以Air Wing Pro2能幫得上忙得部分還是有期限度。

不過另外兩個約三坪的房間我就覺得超超超滿意的,原本因為不大的空間讓人幾乎沒地方躲風,不過安裝了Air Wing Pro2之後,安裝的角度也不需要太小,人坐在冷氣下也不覺得難受了。另外,客廳的部分效果也是很不錯,原本坐在冷氣下方的沙發會覺得腳會冰,現在也不會覺得如此了。

說完了Air Wing Pro2的好處後,就要來說說壞話了。

我覺得一般來說,以壁掛式的室內機而言,要付出的代價就是冷房速度變慢。這特別會發生在原本冷氣能力就有些許不足的環境,例如我家會西曬的主臥,八坪的空間配上35級的內機,原本就有些勉強了。用上了Air Wing Pro2之後,遇到急需冷房的時候,我都很爽快的直接把Air Wing Pro2拆下來。而這也正是我當初選Air Wing Pro2的原因之一,它是可以拆的,要裝上去也很容易。

另外一個蠻明顯的缺點是,Air Wing Pro2有兩個關節可以調整角度,若是螺絲沒上緊,那麼冷氣風量一大,你就會發現Air Wing也隨著改變角度去了;但是Air Wing Pro2的關節螺絲又不是那麼容易鎖緊,所以得用上些巧勁才有辦法。

有網友在前篇留言說希望可以改善小朋友起床鼻塞或快感冒的症狀,我覺得Air Wing Pro2可能未必是你的終極解決方案;若是你必須用比較小的角度才能遮蔽小孩床,室內機又沒有足夠的迴風高度,那麼可能要付出溫控不易的代價。

最後我想說一下,自從變頻壓縮機開始以合宜的價格進入市場以來,就幾乎讓冷氣的自動控制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代。如何精準的控溫,讓變頻機可以完全發揮其效能與節能的技術力變成了可以主導市場關鍵要素。但是很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最先進、最細緻的自動控制技術還是掌握在日本人的手裡;最先進的機種還是只會在日本市場推出。有的時候,你會覺得很奇怪,明明台灣就是比日本熱,為何這類型的先進技術,台灣總是與之無緣或者僅能期待自日本引進......這不能不說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

8 則留言:

  1. 謝謝冰人精采的分享, 收獲良多! 為了小朋友鼻塞的事, 我也試了 486 推的雙頭電扇 (http://blog.yam.com/kiss486/article/28372280), 是蠻涼的, 可小朋友也是鼻塞, 再想想有沒別的辦法吧! 您的 blog 還有很多其它有趣的東西, 希望將來看到更多分享呀!

    回覆刪除
  2. 小朋友鼻塞會不會是因為其他原因呢?如果吹吹冷風睡覺醒來只是鼻塞的話,那麼你小孩的體質還真不錯呢!我們家的就是直接感冒給我看了。也許可以考慮買個像是狗窩的棚子,架在床上可以讓小朋友躲進去的那種,也許會有不錯的遮蔽效果。

    回覆刪除
  3. 小朋友睡覺時,最好買條可以蓋肚子的被子,一般小朋友只要肚子有保暖,就比較不會生病。
    還有我家小朋友在太陽下山後,我通常就不會給他們吃冰涼的東西(包含寒性水果)。
    小朋友感冒不用擔心,以西醫的說法這也是建立免疫系統的過程,所以盡量不要一感冒就用西藥去壓,讓免疫系統失去辨識外來物的能力。我家小朋友已經至少五年不曾吃西藥了,所以現在感冒多半都不會太嚴重,偶爾幾次嚴重一點,也不過就是多吃幾天中藥罷了!不像他們很多同學,一感冒吃小診所的藥都沒效,搞到最後都要去住院,這就是免疫系統差,而且對抗生素有抗藥性,非到大醫院用較強的抗生素不行了。
    冰人兄的小朋友也快上學了,一開始一定也會碰到這種狀況,就是小孩常生病感冒,因為同學互相傳染嘛!所以給冰人兄一個參考!

    回覆刪除
  4. 武陵兄是中醫師,我覺得這方面聽你的準沒錯了。特別是關於感冒看病的事情,我也會謹記在心;之前幾次感冒確實都急急忙忙帶去診所看病(我去年幫一子家人繳健保費就繳了六萬塊,總要討點回來:p),以後我會注意的。非常非常感謝你的忠告^__^

    回覆刪除
  5. 很抱歉!囉嗦了一大堆。不過冰人兄太抬舉我了,我只不過通過中醫檢定考,醫師還沒考上。
    因為我兒子女兒剛上學時,看過太多家長都是這樣,包括我很多朋友,甚至感冒個幾次就不讓小朋友上學了。其實這樣都不太好。
    小孩感冒大人一定不要擔心,尤其是發燒,一擔心緊張,馬上就來個panadol(你注意看你拿的藥單明細,99%會有這種,就是普拿疼)或是肛門塞劑。這樣都是不對也對小朋友不好,倒楣一點還會有腦炎併發症(日本已證實鎮痛解熱劑會導致)。小朋友發燒只有一種情形需要稍加注意:昏睡,譫語。只要不出現此情形,都不用擔心並急於退燒。

    回覆刪除
  6. 武陵兄,別要自謙啦!你要考上中醫師也只是時間的問題罷了。其實關於發燒時的處置,我老婆的看法也是跟你一致的,只不過她的什麼師都不是^__^看來老婆的話還是要聽!不過一旦遇到那種反覆發燒一兩天都不退的情況,還是會撐不住帶去看病吃退燒藥,當然吃了藥等藥退了之後還是會再燒,自己也感覺吃藥只是緩解症狀,但是看小朋友發燒難過的樣子,就又還是繼續餵下去。

    回覆刪除
  7. 反覆發燒多半是服西藥的必然。中醫的好處在此時即會出現,中藥只要對症,通常每吃一包燒即會退一點,一般在3-4包左右即能恢復正常體溫(以每3hr/包為準),並且不再復發。這是中西醫最大的不同。
    小朋友發燒病因很單純,多半是咽喉部、腸胃部,少數是因為太累或中暑。我兒子就有一次燒到40度,燒了三天,期間我開藥給他吃,都只能退到38度(沒對症),後來發現漏問了一項:大便,才知道他已經3-4天沒大便了。後來給他吃點通便與解表藥2包後,大便即解,燒即慢慢退,到了第3包就開始拉臭烘烘的便便,接著體溫就正常了。所以中醫是只要對證,治療速度完全不比西醫慢喔!
    小孩發燒一定會不舒服,盡量不要用冰枕,因為人體體溫調控此時已經紊亂,皮膚感應到冰的溫度,剛開始會燒退一點,但皮溫一降即會起動產熱機制,反而更熱。用點退熱貼來紓緩溫度,這是還可接受的。

    回覆刪除
  8. 武陵兄,我對你真是越來越佩服了,中醫的理念果然還是比較貼近我們人的需要;也感謝你關於用冰枕的忠告。

    在這邊順便宣傳一下武陵兄的Yahoo!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bamboo-etcm/ 希望藉此嘉惠所有想進一步跟武陵兄聊聊的網友 ^__^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