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三年已經渡過,就讓我用無論如何不能留級的心情繼續吧~
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
TM700的最終回心得
入手TM700之後,一轉眼也已經兩個禮拜了,於是累積了兩週的拍攝、轉檔、剪輯經驗,今天大概是時間可以做出結論了時候了。
先來談談之前幾篇沒說到的1080/60p的轉檔與剪輯經驗好了。由於之前已經習慣了,也建立了一套自己對於已成為標準的AVCHD格式的影片的後製流程,但在面對1080/60p的AVC@28Mbps的格式時,遭遇到困難是預想中的事;但是,自己也蠻驚訝於不論在播放、轉檔以及編輯時實際上所遇到困難,竟比預想中的要大上許多...
之前已經談到了在直接播放TM700所匯出的M2TS封裝格式的影片在PS3上與電腦上播放的困擾,其實兩週之後,這個問題還是無解。PS3照樣lag,MPC-HD與Daum Player(採用軟體預設解碼器硬解)還是照樣影音不同步;不過反正Panasonic的HD Writer AE 2.1與Sony PMB 4.2可以在電腦上正常播放(對!你沒看錯,Sony PMB真的可以匯入與播放TM700所錄製的AVCHD與1080/60p格式的影片,所以我建議TM700的使用者,不要忘記去下載PMB來作為影片管理之用喔),我就不打算再多花時間在電腦播放上面了。
至於在電視上播放,我已經有覺悟了,我的PS3可能是機王,先考慮先去賣場試試最新的高畫質播放器,作為替代方案。如果還是不行,那麼大概一台DMR-BW680以上機種大概是跑不掉了......
接下來是後製剪輯的部分,我之前說過TM700原始的1080/60p的畫質之高,確實讓人驚豔,但是這也是後製剪輯後輸出的困難之處。不像以前的1080/60i AVCHD@17Mbps的畫質,在經過Canopus HQ轉檔之後,利用Sony Vegas Pro 8 編輯再輸出為Main Concept AVC 1080/60i,也不覺得畫質落差太大。
但是要用同樣的手法試圖重現原始的畫質,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其實還真的不可能。第一,Sony Vegas Pro 8的Main Concept AVC無法支援到60p的輸出。改用Sony AVC格式輸出60p卻會直接給我來個error,雖然我還沒試過WMV 9格式輸出,但是Sony Vegas pro 8至此大概已經可以宣告出局了。
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AVC 1080/60p格式想要實現無損轉檔這個部分,之前慣用的 Canopus HQ 在遇到高動態場景時,會出現lag的狀況,既使我的電腦已經是AMD X4 965 超頻到 3.6GHz...蠻令人失望的,難道這就是作為自有格式的代價嗎?
所以,現在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M2TS直接下去剪了,然後降轉30p或60i的AVC/Mpeg-4格式輸出,老實說效果還不差,但是那種畫質大概距離之前XR520給我的差不了多少。(如果是這樣,那麼我幹嘛買TM700啊~~)
其實,說實話使用TM700的這兩個禮拜,我一直都被TM700的1080/60p的畫質所吸引讚嘆;但是,一旦進入編輯軟體,我的心情便沈了下來,心想難道以後就得用HD Writer AE 2.1作為主要的編輯方案了嗎?
當然,我必須澄清一點,以上的感想都是基於我個人對於影片剪輯後製的有限經驗所得來的。由於每個人的使用需求與環境都不同,我不確定也很期待其他使用者可以有著更順利的後製經驗(也許改用Intel i7就可以解決所有的事情也說不定)。但是,對於我而言,可以說到現在我還沒辦法完全搞定TM700的AVC 1080/60p格式。
除了後製之外,關於拍攝,我發現我現在幾乎完全依賴TM700所提供的手動機能在拍攝了,包括了白平衡與IRIS(光圈與感光增益)。手動白平衡是發現,TM700的iA Mode的白平衡會飄,這還蠻令人困擾的,你總是不想影片拍到一半,結果白平衡一直在變來變去(室內複雜光源時,時常發生)。
手動IRIS是因為不希望因為為了增加畫面亮度而讓機器自己把感光增益無限上綱到18dB,18dB下的噪訊其實是還蠻不優的,既使用上1080/60p,18dB時的噪訊會讓你覺得你只是把SD畫質upscale到HD而已。我個人覺得TM700的感光增益超過6dB那個噪訊就有點難以忽略了。
所以,我覺得Sony採用背照式CMOS的機種,在噪訊抑制方面還是高過TM700一到兩階,雖然TM700的3MOS感度較高,但是高增益所帶來了噪訊,則是主要的缺點。
當然對於目前的我而言,拍得清楚似乎比較重要,TM700室內18dB的亮度依然令人滿意,但是畫質上就得多多妥協了。
但是一旦走到戶外,TM700總是可以讓我看到以前所看不到的東西...呵呵,如果用這樣的角度來衡量,三萬多塊確實花得很值得呢!
我买SD700,主要是拍短片用的,所以它的手动功能确实远要比其他的机型要来得适合,索尼的也只是光圈优先,快门优先而已,而松下则完全可以独立调整。
回覆刪除另外机身还可以调整锐度饱和度,不知道冰人有没有试过,我在想要不要在机身上调,还是在后期的时候再调?
我試著調過銳利度加到最大,不過看來效果有限,高增益的場景噪訊還是畫質的殺手
回覆刪除PS3 我試過關了所有AV Settings(mosquito NR...)就不再lag 了。
回覆刪除TM700K在Amazon只賣US$804(不過SSD容量只有32GB), 約NT$2萬6千多, 相當便宜, 不過CX550V大約貴近NT$7千元, 對一般消費者(拍小孩子/旅遊/家庭聚會), 會丟上youtube與親友分享,哪一台比較值得買嗎? Thanks
回覆刪除先感謝匿名讀者提供的PS3播放資訊,我照著試過之後,雖然lag的狀況不見了,影音也同步;但是,在動態場景,畫面還是會有些許不順暢的狀況,不知道你的PS3是否會這樣?不過還是先感謝你提供的訊息。
回覆刪除另外回應另一個匿名讀者的提問,除了海外版TM700與CX550的選擇之外,我還斗膽向你推薦JVC GZ-HD570,作為第一款具備Bluetooth傳輸能力的AVCHD-cam,同樣具有高感度低噪訊的背照式CMOS,水貨售價只要兩萬多一點點;也許LCD解析度差一點,不過看在可以無線傳輸與具備背照式CMOS與價格便宜的份上,真的值得考慮。
不過若僅就TM700與CX550相比,我個人覺得CX550比較適合一般使用者,TM700還是要學著善用其手動功能才能彰顯其價值。
Powerdvd 10 + DXVA (NV GT220) CPU 20-25 %
回覆刪除動態場景會不順暢, 聲音逐漸 delay
KMPlayer + Coreavc (開 CUDA) CPU 20-30 %
動態場景順暢, 聲音有時 delay
推論 - driver 未為 1080p/60 h.264 優化
下載的Sample 已不覺有Lag,我用的PS3 是初代60GB 版本。
回覆刪除另外用 PS3 Media Server Stream 到PS3 播好像更加流暢,不妨試一試。
感謝五樓六樓的匿名讀者留言,在電腦上播放1080/60p的影片目前看來確實是支援度最佳化仍未到位,目前看來僅能期待時間來證明一切了。
回覆刪除至於PS3 Media server...因為我家裡的網路環境已經無線化了,之前試著透過DLNA播放1080/24p的電影都會lag,所以我想這條路對我而言恐怕是真的行不通。
其實在AVS forum我也看到有人提出類似的PS3播放問題,不過似乎都沒有解決...這真的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电脑播放为什么不用media player class?我用了播放都很顺的啊,一点都不卡。效果好得很,好得很。
回覆刪除另外编辑,我是用EDIUS 5.5,输出的时候选无损AVI,改帧率为50P(我的是香港水货,所以是50P),这个文件无法顺利播放,不过我再用media corder6.0转成很小的MP4,码率依然是50P,出来的片子也很不错的。
MPC-HC 1.3.1249.0 1080p/60 果然很順, 聲畫同步
回覆刪除先回九樓的荷里时光,我有用Media Player Classic啊!就是我說的MPC-HC,不過既使用上最新版本1.3.1821.0,DXVA硬解還是影音不同步(雖然畫面順暢)。
回覆刪除再問九樓十樓的兩位,請問你們的MPC的H.264解碼器設置都是預設ffmpeg+DXVA硬解嗎?又你們的PC的CPU與顯卡各又是什麼型號的呢?
你們的留言讓我十分苦惱......
MPC-HC 1.3.1249.0
回覆刪除在 intel CORE 2 DUO E7400 @ 2.8G Hz + NV GT220 順且聲畫同步
在 AMD opteron 170 (雙核) @ 2.2G Hz + ATI HD2600
會頓且聲音 delay
都 default 安裝就 play (ffmpeg+DXVA 硬解)
嗯~~NV GT220啊~~好吧!看來這顯卡的錢是省不下來了,感謝分享。
回覆刪除GT220算是低階卡,那這樣看來cpu還是有幫助。再來就是顯卡驅動的功力了!
回覆刪除武陵兄,我完全認同你,ATI的驅動一向難以令人恭維。不過當初我用AMD內顯組機的用意就是希望用合理的價格,並且維持全系統較低的功耗。不過我覺得既然我的CPU完全可以勝任軟解,那麼其實也沒必要非追求GPU硬解不可。所以,我想我會等個幾個月,當GT240降到合理價位(2.5K以下)時再入手。
回覆刪除低階或高階是講 遊戲 或 繪圖
回覆刪除反而一般低階卡就是指玩 HDTV 用的 (玩 HDTV, 用高階只會多花錢, 若有其他功能考慮不在此限)
本案, 關 DXVA, 單 CPU 軟解, CPU 80-90%, 畫面不順
開 DXVA, CPU 10-20%, FLAWLESS !!
僅供參考
ps. 如果 CPU 夠力或 GPU 夠力, 等驅動改良囉 !
所以60p對一般家用電腦來說,還是在後製上容易出現問題!
回覆刪除或許要再普及一點,各家顯卡商才會重視在驅動上多下點功夫吧!
單就播放來說,一般低階卡多半可勝任,所以HTPC也多建議用低階內顯晶片組或低階卡即可,但編輯轉檔等順不順,就牽涉到cpu核心數(以軟體支援為準)、時脈高低、甚至記憶體多寡等因素。顯卡角色似乎也沒那麼重,但個人淺見,還是至少以中階卡會好一點,至少轉起來速度會快一點吧!哈哈!
所以,不要強求GPU硬解才是王道,到底是不是低階GPU造成播放不順的原因還不確定,投資CPU絕對是正確的。至於轉檔...還是要看軟體是否支援,但是可以肯定的事CPU越強,轉檔越快這件事情是不會變的。
回覆刪除我使用WD TV撥放,畫面正常,但聲音就前5秒正常然後就啞巴到底。
回覆刪除目前只得用用ae2.1剪輯,tm700當撥放器來使用,畫面迷人。
請教高畫質播放器除了ps3外﹝MR-BW680價格太高﹞,目前有可用的嗎?坊間有些機種規格寫碼率支援至104Mbps,但也沒機會試。
話說我找1080/60p可用的播放器也很久了,從規格來看,目前Realtec或Sigma Design尚沒有任何一款播放器晶片可支援到1080/60p的H.264 Level 4.2,最多只到Level 4.1(1080/60i或24p);所以我到現在還不敢入手。不過看到國外論壇有很多人說1073或WD TV所使用的Sigma Design晶片都可以正常播放......我想,看來還是見仁見智。所以最後,我還是打算讓HTPC來解決這個問題(有邊有多的PC)
回覆刪除冰人兄:
回覆刪除今天去現場測試播放器,餵他TM700的原始檔竟然影音順暢,回家測試至目前還不錯,價格也便宜,品牌也知名。
供參考
http://www.eclife.com.tw/tv_mp3/moreinfo_38038.htm
感謝告知,跟國外一樣論壇一樣,Realtek 1073是許多TM700用戶所證實可順暢播放1080/60p格式的核心,跟Sigma Design的863X一樣。不過這種事情真的要現場試了才知道,帶回家恐怕又是另外一回事。就像我的PS3播放1080/60p還是不順,至今依然無解。
回覆刪除﹝繼續comments # 21﹞
回覆刪除用tm700當播放器來比對,發現畫質有相當差異,放棄了,希望不致誤導閱讀到的人。
非常感謝21、23樓匿名讀者的留言,這是非常寶貴的第一手資訊;不過對於許多TM700用戶而言,能夠順暢播放影音同步的1080/60p格式影片,就已經可以以手加額了。我想問題還是在於目前99%的硬體解決方案都還不完整支援到H.264/MPEG-4 AVC L4.2,畢竟1080/60p還不是廣播標準,一切就有待3D普及之後,才是1080/60p大解放的開始(所以目前新的支援3D的藍光播放器,不論Sony還是Pana,理論上都應該可以順暢播放才是,有人要試一下嗎?)
回覆刪除冰人兄:
回覆刪除http://shopping.pchome.com.tw/?mod=item&func=exhibit&IT_NO=DHAA6F-A49581920&SR_NO=DHAF0A&ROWNO=2
以上述的NB當播放器兼剪輯會有問題嗎?
全然不解HTPC,請指教,謝謝
若您說的是TM700的1080/60p影片,當播放器也許還有機會用硬解一拼,至於剪輯就完全不用考慮了,最起碼也要i5以上才不會剪、轉得很痛苦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