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三年已經渡過,就讓我用無論如何不能留級的心情繼續吧~

2009年4月22日 星期三

什麼是宅經濟?這才是宅經濟!

前一陣子台灣媒體很喜歡消費「宅」,狂報企業無薪假、裁員的新聞之餘,順便穿鑿附會一些有的沒的創業經驗或產業訊息然後冠上「宅經濟」之名,混水摸魚一番;上網搜尋一下「宅經濟」就會知道台灣新聞媒體的程度大概在哪裡。大家要知道「宅」跟「萌」是分不開的,如果「萌度」不夠,又怎麼能讓大家宅在家裡,卻拼命消費呢!?

所以類似這種報導,我真的只能說記者的腦袋「殘很大」;要是說到「萌度」,我個人覺得瑤瑤的感覺還不錯,至於很常被相提並論的另外一個人,名字也是疊字詞的那個(我根本不想提起她的名),我只想搖頭嘆息,然後舉出O分的牌子。但是就算以瑤瑤的天賦想要完全以「萌」這個字征服宅男們,也是有相當難度的。

要知道「萌」的意義本身跟「真人」是有很大的隔閡的;「真人」的特質通常太過於印象的不穩定性與有過強的侵略性,這些對於宅男們都是難以背負的重擔。因此,絕佳的「萌」的投射對象通常僅存在於電腦或電視螢幕中。這樣的「萌」才能真正吸引人宅在家拼命的消費。所以接下來就要介紹日本最新「宅經濟」的真義示範商品「いっしょにとれーにんぐ」(Training with HINAKO)。


這是一片卡通動畫DVD,本篇含特典動畫總長度24分鐘,售價2100日圓(在日本算是非常便宜);還沒推出就引起相當的騷動。這到底是一部什麼動畫呢?唉~你應該看過購物台販售的健身DVD吧!這部動畫就是把健身的主角換成是一個名叫Hinako的2D童顏巨乳美少女。


當然,如果僅是這樣你也太小看日本人的商業頭腦了,除了一般常規的各種伏地挺身與仰臥起做的動作之外,還有符合特定條件下會出現的,取名如「深夜の空腹時用映像」的特典;與可以讓你列印出來的特別影像......


看到了這種商品,你才會覺得所謂「宅經濟」或「萌經濟」確實是一股強大而充滿生命力的暖流。這樣的東西已經完全超脫瑤瑤或另外一個我不想說出名字的女生做產品代言的層次了。這樣的商品企畫層次已經超脫了吸引宅男消費的範疇,而進一步到了引領宅男們朝向另一個生命歷程邁進的範疇。2D的人生可以不只是用眼睛看,還能引領你朝強健的體魄與身型邁進,進而脫離一般對於宅男的刻板印象,以健美的體魄重回真人交際的領域。



2009年4月18日 星期六

Leica D VARIO ELMAR 14-150mm入手心得分享

我目前的系統是E-520,連同14-42Kit購入於08年中,這組合玩了半年之後,為了想拍好室內的小朋友,於08年12月購入LD25/1.4;購入之後這顆25/1.4就成為E-520的鏡頭蓋,雖然又大又重,但是F1.4的大光圈在室內,除了缺少MACRO功能之外,實在無可挑剔,滿意指數滿點。

只不過以目前14-42+25這兩顆鏡頭,一到戶外就捉襟見肘了,所以想追加一顆高倍率標準變焦鏡(不一定要大光圈)與LD25/1.4組成我夢幻的無敵旅遊雙鏡組。然後看來看去O家就只有兩顆鏡頭符合所謂的高倍率標準變焦鏡,一顆是ZD18-180,另一顆則是很難買又高貴的LD14-150了。

雖然僅從焦段與最大光圈質來判斷,這兩顆鏡頭其實互有優劣,但我因為已經有了25/1.4的驚豔,所以對於LD鏡頭有著一種強烈而近乎執著的信任感,所以ZD18-180很快就被我無情地排除了。

但回頭看到14-150的價格卻不禁讓我想倒抽一口氣,而且就算預算充足,目前恐怕也只有走上代購一途才有可能入手;可是鑑於之前購買25/1.4的經驗,LD鏡在O家機身上多少有移焦的顧慮,若不能親身試鏡,移焦的風險似乎還蠻高的(我的25/1.4也是找了幾家才找到不移焦的)。因此若是走上代購一途,這移焦的風險卻也讓我有了裹足不前的顧慮。

因此,我後來又回頭思考除了高倍率標準變焦鏡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組合可以滿足我的需求,所以後來我就看到了ED50-200 SWD高倍率變焦鏡。這顆鏡頭的評價也確實是頂級的,除了過大過重之外,似乎沒有讓我可以挑缺點的地方。不過很遺憾的是,太大太重與焦段不夠廣就是我所care之處,我實在不想背著三顆鏡頭出門。

所以最後我還是鎖定LD 14-150mm作為我主要入手的目標了。不過要入手這顆鏡頭其實還真不容易,去年,我還看到一些水貨商還有貨可賣,只不過當時我鎖定LD25mm,就沒買了。等到今年,日幣飆漲之後,才發現這顆鏡頭已經在台灣斷貨了;要買除了訂貨之外沒有別的方法,所以我後來直接透過代購商,省個幾千塊錢入手這顆鏡頭。至於保固?那就隨緣吧~~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Dyson DC22 吸塵器重要安全通知 - 更換新款軟管

今天逛 Impress 家電 Watch的時候看到的消息,於是心血來潮把日文官網的聲明網頁的url參數值改成tw看看Dyson有沒有對台灣人一視同仁;Bingo! Dyson你機器賣這麼貴,但是全球服務做得還蠻好的,給你拍拍手,花這麼多錢買公司貨就是要有這樣的服務水準!下次認真考慮買你家的東西。我另外把官網原文節錄如下,有需要的人請記得造訪官網


「本公司獲悉部分Dyson DC22 Complete吸塵器電動吸頭的軟管會產生裂痕,導致所包覆之電線外露。若使用者於插頭插上時,碰觸到外露的電線,有可能會導致觸電。因此,我們請使用者採取下列預防措施。

將插頭拔掉,檢查機器上的序號(序號標籤在集塵筒後方)。

* 516-TW-XXXXXX(X部分係指實際記載之流水號)

若序號符合上述號碼,請檢查軟管是否有任何裂痕,請注意下列圖標示之區域。若軟管有裂痕,及/或電線有外露現象,請勿觸碰,並停止使用機器。請立即撥打以下免費客服專線。您會收到一根免費的新款軟管供您置換。

若軟管無裂痕,代表無立即風險,機器仍安全無虞並可使用。為了避免未來可能產生損害,基於預防措施,戴森將提供一根免費的新款軟管,故仍請撥打上述的免費客服專線索取。

DC22其他系列機種,都不會發生此問題。

若您有任何疑慮,請隨時與我們聯絡。

恆隆行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戴森台灣區授權總代理
114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88號7樓
免費客服專線:0800-251-209」

反正意思就是不論管子有沒有裂痕,只要序號符合,不要客氣0800打下去,就寄一個新管子給你,這售後服務確實很到位。不過如果是買水貨的.........................


2009年4月11日 星期六

伊萊克斯Electrolux Ergorapido第二代2in1吸塵器(2)開箱配件篇

接續前文伊萊克斯Electrolux Ergorapido第二代2in1吸塵器入手經驗分享,接下來要分享物品本身與配件了。

東西就是一大箱(15cmX30cmX69cm,長寬高),外箱附一個提把,單手提有一點沈沈的。
P4065323

開箱之後,就是全部的主機與附件了:
* 主機與握把,握把與主機為了裝箱收納的緣故是分開的,但是有一條電線連結,使用前需把握把插入主機內,用螺絲起子把內附的螺絲旋緊。
* 壁掛充電座+座充底座,如要壁掛使用,充電底座則不需要;兩者可結合使用。
* 毛刷吸嘴+縫隙吸嘴,這兩個東西收納在壁掛充電座上。
* 變壓器
* 多國語言說明書一本

P4065334

2in1的意思就是手持無線吸塵器與地板用無線吸塵器二合一,所以手持主機可以與吸地主機架分離,按下主機架上的卡榫可以輕鬆的將手持機取出。
P4065349

手持主機外型頗有設計感,從這個角度看來還有種未來車或太空船的味道;質感的話遠看很不錯,亮橘色的漆有某種金屬感,不過銀色飾版的部分就還OK;重量上來說不算輕,單手持握還算輕鬆。
P4065354

手持主機大部分解之後主要可分為四大部分,主機、集塵盒+清潔蓋、高效濾網與前置濾網。分離主機與集塵盒的時候,不太好施力,最好將主機放置在主機架上會比較直覺。
P4065357

ZR281X新設計的高效濾網,加入了彈力機構,號稱可以將吸附在濾網上的灰塵抖落至集塵盒中,而不置於弄髒手,置於成效就後面再說了。
P4065358

這是吸塵器與充電座兩者完全組立之後的樣子,遠遠看是不是很不錯呢?
P4065368

充電時,充電座的兩側會點亮兩盞藍色小燈,質感挺幽的喔!不過這燈只要主機插在充電座上就會一直亮,並不是充電指示燈,因為當充飽電時,燈還是會一直亮著。
P4065369

最後來一張握把的特寫吧!使用握把時,可以調整兩段吸力;不過手持主機上,吸力不可調整。
P4065370

相關文章:
入手經驗分享
實際使用分享(not available)

2009年4月8日 星期三

開始讓我覺得不蘇湖的淡北快速道路

原本我對於是否興建所謂的淡北快速道路(我是淡水鎮民喔!)其實抱持著可有可無的態度,心想反正我住在竹圍,往來台北或淡水,再怎麼塞也塞不了多久,更何況我還有在地人才知的山路可以繞,塞車對我而言問題不大。但我之前也覺得反對興建的理由對我而言似乎也沒有什麼說服力,所以我也就算是冷眼旁觀吧!

不過,直到今天我看到了這篇文章「【記錄】淡北快速道路攻防--向監委陳情記實」,我才驚覺支持興建的這一批人真的跟我很不對盤......

那篇文章我似乎找不到加油添醋的破綻,而且我也實在被那個「不顧發言順序,站起來說,淡水發展不起來,就是有你們這些垃圾鎮民!垃圾鎮民!垃圾鎮民!」的淡海扶輪社長的發言給深深的震撼了。是什麼樣的價值觀,可以影響一個時常在路邊安全島建碑的扶輪社社長說出別人是垃圾這樣的話?

些撇開這些人身攻擊的舉動不談,光是支持興建的那一方所說「興建淡北快速道路才能繁榮地方」的論點,我就覺得漏洞百出,缺乏邏輯。交通建設確實是地方繁榮的重要影響因素,舉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北宜高通車之後,當車流不再需要經過北宜路時,就看到坪林以可怕的速度的沒落下來。但是,同樣的例子我覺得並不適用於淡水地區,我個人覺得淡水房價起不來的原因,不只是因為交通,而是因為氣候。

我知道淡海新市鎮那邊的房屋銷售狀況很慘,雖然之前有輕軌的規劃而似乎有一些議題可以討論,但是我覺得那邊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氣候與腹地的交相影響。我是兩年前買了竹圍的房子搬入的,而我當初在看房子的時候,壓根沒有想要去看淡海新市鎮的房子,那是因為我老爸一開始就把淡水列入拒絕清單,因為他覺得那地方太冷了。

確實如此,每當寒流來襲,我開車經過登輝大道,車上的車外溫度顯示就硬是比淡水市區低個兩三度,那樣的地方真的不太適合人居,我只能這麼說。所以,我實在非常懷疑那種興建個快速道路就能繁榮地方的論調,淡水不是已經有捷運了嗎?是的,但是淡水市區開發已久,市區內的街道非常狹隘,不足以發揮輸運的功能。於是把希望寄託在登輝大道的起點紅樹林站嗎?只是紅樹林站附近腹地非常有限,目前能蓋房子的地方都已經蓋滿房子了,我不知道那地方還能有什麼交通輸運轉運能夠建設的空間。

那淡水該怎麼辦?我覺得也許先想辦法把輕軌弄出來解救淡海新市鎮,然後再考慮跨越八里與淡水的淡江大橋,讓台61線與那個八里-五股的快速道路協助抒解台二線的壓力才是王道。至於淡北快速道路?我覺得真的先該緩一緩。

不過話在說回來,文中說道唯一的反對方代表溫老師「全程以台語發表」這件事情覺得有些可惜,我不是很確定那個溫老師為何要「全程」用台語發表,我只知道台灣是一個特別需要強調族群融合的地方,而台語在這樣的時空環境下還不能完全代表台灣,我們還有國語、客語、原住民語需要去照顧。也許那個溫老師用目前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的國語發表,我覺得會比僅用台語來得有中立與客觀的效果;畢竟我覺得台語已經被一些假台灣人給用濫了,說台語不等於愛台灣啊!

2009年4月7日 星期二

伊萊克斯Electrolux Ergorapido第二代2in1吸塵器入手經驗分享

P4065326
我對於伊萊克斯 Electrolux 這個品牌其實算是有點熟,但又不太熟;初次見到這個品牌是在英國,那個時候還搞不太清楚這牌子的來歷,只知道主力產品是白物家電與看起來高檔的廚房家電,後來回台灣後,過沒多久就發現這牌子也已經登陸台灣了。其實不僅是台灣,連在日本都可以看到一些伊萊克斯的小家電了,老實說我覺得這還蠻不容易的!

Anyway,會入手這東西其實是老婆大人的懿旨,原本家裡面已經有一台Sharp CV-SH10T,也有個三年多了,我用來吸地也挺爽的;只是後來老婆一直覺得家裡還是需要一台無線手持的吸塵器,來負責SH10T照顧不到的沙發、床之類的地方;所以就開始survey家裡第二台吸塵器了。

老婆大人當下傳了Dirt Devil-KONE的網頁給我看,這是知名設計師行銷全球的產品。我覺得這東西美觀是很美觀,易用度也不差,只不過僅有手持功能,而且沒有吸頭可以更換。後來看了網上的評論,似乎對於吸力、噪音與電池耐用度的評價不是很好,所以我便自作主張地,將之排除了。

另外在我考慮清單的是那個吸力永遠不墜的英國品牌的Dyson DC16 root6,這應該是無線手持吸塵器的終極產品了,造型十分威猛、專利的吸力不墜離心科技、業界唯一使用21.6V鋰電池,可以提供連續使用6分鐘與3小時快充的能力與業界最貴九千塊的售價;在在都顯示著這是「我」應該會購入的產品。只是很可惜,因為這次,這台吸塵器將是為我老婆所購買的,所以以一個女性的角度來衡量,Dyson DC16 root6顯然在收納性、美觀度上面討不到便宜,想要讓這台機器出現在客廳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而如果不能出現在客廳,就很難要老婆大人可以隨手拿起來用。所以,Dyson~出局!

所以接下來就開始進入kakaku.com survey模式,就從掃除機銷售排行開始研究吧!喔~~馬上便發現在一堆日本品牌掃除機中,最先出現的異類品就是Ergorapido第二代了。於是略加研究之後發現,這東西似乎還真的很不錯。

首先是採用2in1設計,結合無線手持與一般掃除機的機能設計,可以讓你保有做為一般吸塵器的可能性,卻又能享受無線手持機種的輕便與彈性。另外是充滿設計感的外型與結合充電座的便利,有設計感就表示我可以讓它出現在客廳,有充電座表示收納可以有歸屬性,讓這個東西可以有去的地方,而不需讓我到處藏。有了這兩樣優勢,我想就算可能在吸力與電池續航力方面不如Dyson DC16 root6,我也覺得能用將近一半的價格入手Ergorapido二代,也算是值得了。

我原本因為價格的考量,想購入Ergorapido前代機種,不過剛好看到4/6家電Impress揭露的電池組不具合無償檢修報告,所以馬上打消了這個念頭,直接購入最新的ZR281機種了。(續下篇)

相關文章:
開箱配件分享
實際使用分享(not available)

2009年4月3日 星期五

AVCHD是什麼?

幾週前買XR520V的時候,其實也沒花很多時間研究AVCHD是什麼,當初也看了正體中文維基百科中關於AVCHD的條目,開宗明義就說到:「AVCHD (Advanced Video Codec High Definition)是新力(Sony)公司與松下電器(Panasonic)於2006年5月聯合發表的高畫質光碟壓縮技術。AVCHD標準基於H.264/MPEG-4 AVC視訊編碼,支援480i、720p、1080i、1080p等格式,同時支援杜比數碼5.1聲道或線性PCM 7.1聲道音頻壓縮。」這段話,我當然是有看沒有懂,只知道用這東西錄下影片檔案要後製起來對硬體的要求很高,然後確認了一下我目前所使用的後製軟體可以相容,就糊里糊塗買下去了。

雖然到目前為止AVCHD實際上還沒給我造成什麼麻煩,但是越用越覺得有很多疑問跑出來,看來非得花些時間去仔細研究一番了,以下就是我對於AVCHD問題的一些自問自答;我不是專業的所以對於我自己的答案也不保證正確,也許有很多錯,那就請看到的人指正解惑了。

Q. 什麼是AVCHD?
A. AVCHD是一種錄製與播放高畫質影片的一種規格(format),AVCHD不只是一種影音壓縮格式,它還包括了媒體呈現的功能,例如:menu navigation, slide shows與subtitles[Wikipedia:english]。我的理解是,follow AVCHD的規格,你可以在符合AVCHD規範的播放器(如:PS3)或播放軟體(如:PowerDVD 7以上版本)做出相同於播放Blue-ray Disk或DVD影音光碟時會出現的目錄選單,影片片段的靜態圖片瀏覽與外掛字幕等功能。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把AVCHD影片錄製或儲存在目前你可以想得到的儲存介面上,例如硬碟、SD/SDHC卡、Memory Stick、8-cm DVD片上。

這邊衍生出來的問題是:存在Blue-ray Disk上行不行?存在USB flash memory上行不行?存在12cmDVD片上行不行?以上問題有待我後續研究或網友協助解答嘍!

Q. AVCHD與H.264 (AVC)有什麼不同?
A. AVCHD所規範的的影片壓縮格式就是MPEG-4 AVC/H.264,但這兩者不是一樣的東西;對於聲音的部分則是Dolby Digital或PCM。這樣講似乎還是有點避重就輕,所以,就來個比喻吧!

AVCHD之於AVC/H.264的關係,打個比方就像DVD之於MPEG-2;這樣比喻有比較瞭解嗎?如果還是不太瞭解的話,那我再換一種說法。

如果拿一棵雞蛋來比喻,AVCHD就是那蛋殼,AVC/H.264就是蛋黃(影像壓縮格式),Dolby Digital或PCM就是蛋白(聲音壓縮格式)。AVCHD就是一種包裝高畫質影音播放格式的一種方法,就是加上了格式化的目錄結構來包裝一些例如動態目錄選單、字幕的功能;來讓使用家用高畫質DV所錄下的內容,能夠在影音家電設備上,更容易被使用者接受與播放。

Q. 為何XR520V錄下的影音檔附檔名是mts,而匯出到電腦後則是m2ts?
A. 我找不到很確定的答案,但是基本上可以確定XR520V錄下的mts與匯出後的m2ts是完全一樣的東西,你可以互換附檔名而不影響任何事情。不過有此一說是,Camcorder錄下的檔案單檔最大不會超過2GB(因檔案系統限制?),在匯出時,Camcorder會把數個mts檔(若單檔有超過2GB)合併為一個m2ts檔[出處]。所以mts可能是Camcorder因應檔案系統的限制所產出的解決方案。

Q. 那m2ts是什麼?
A. 唉~~問這個問題還真是給自己找麻煩~~m2ts直接的解釋在這裡,用我自己理解的意思是說,這是將TS(transport stream)資料儲存在隨機存取設備(硬碟啦!DVD片啦!或BD片)上的一種解決方案,Sony做BDAV MPEG-2 transport stream;而這樣的附檔名又被使用在AVCHD所錄下的影音檔之上......這樣好像沒有解釋到任何問題......所以我又去追TS是什麼?

TS(TP, MPEG-TS, or M2T)是一種用於傳播影像、聲音與資料的一種通訊協定,特別使用在MPEG-2 Part1上(啥?)。這東西的主要用途在於可以透過廣播系統(衛星、地上波...)來同步數位化影音串流的輸出......好吧!這東西應該類似於網路的TCPIP,用來規範如何在不同的device之間傳輸數位資訊,並且確保資訊的傳輸不會出錯;恩~這樣想,好像就懂一點了?!

不過我自己勉強解釋是這樣,m2ts是表示在資料封包內加入了所謂的time code(因為資料封包寫入隨機存取裝置的時間可能與原始拍攝的順序不相同,極有可能四散在硬碟各處),但因為有time code在各個封包內,所以就算寫入系統的順序不同造成讀取時的順序不同,但是只要讀取time code,就可以在播放時排列出正確的播放順序。(也許吧!)

好累!其他的問題等明天再說......

相關文章:

2009年4月1日 星期三

Sony HDR-XR520V補完拾遺篇

先留下此篇作為我補充後續使用心得之處,採條列式敘述,不定期更新。

* XR520V關機狀態似乎會吃電:不知是否因為採用了LCD開闔來作為啟動或關機的機制,而系統仍處於某種類似待機的狀態而吃電;還是其他原因。每天回家開機便發現系統預估的電量可使用時間都比前一天短少約五到十分鐘。也許是錯覺,持續觀察中。

今天回家確認了,昨天關機時顯示可用39分鐘,今天開機後顯示可用34分鐘,XR520V關機時確實還會吃電。

* XR520V無法使用Sony P系列電池,連裝都裝不上去,僅能使用新的H系列電池:但是反過來,DVD803卻能使用H系列電池,仔細研究了電池本身,發現Sony的研發人員用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機構設計,來防止P系列電池裝置在XR520V上;但是H系列電池運用同樣的設計,卻能裝在XR520V與DVD803之上。一方面不禁為機構設計人的巧思而讚嘆,一方面卻覺得Sony過河拆橋的作法感到不解。

* 在本週的kakaku.com的Camcorder銷售排行中,XR520V從上週的第二名跌到了第五名,取而代之的是Canon HF20;而XR500V連續兩週盤據第一位。看來日本消費者對於大方配置業界最新最大的240GB Toshiba 1.8"硬碟的XR520V,顯然也覺得不太領情。不過另一方面其實是XR500V的日本售價比僅內置32GB記憶體的Canon 09'旗艦HF S10還低了一萬日幣,就性能價格比來說,XR500V確實比XR520V更具賣相。在日本,XR520V與XR500V的售價約差一萬五千日幣,多花五千塊台幣買120GB的硬碟空間確實有待商榷;不過在台灣,據說水貨商會把價差壓在兩千塊錢左右,也許是為了不想讓已經進貨的XR520V滯銷,所以我覺得目前入手XR500V的時機不是最佳;建議等到價格破壞者出現的時候,也就是當XR500V出現三萬五千台幣價格時才是合理入手時機。

* 對於Canon HF S10,其實我還是有點不捨;不過看到下位機種HF20的實銷表現,看來Canon在'90春季的旗艦機種HF S10的企畫上確實是出了大紕漏。不但在旗艦機種的戰鬥中,被XR500V/520V壓著打,空有一身好的硬底子,卻在一些偏門上被打落牙;甚至被自家次級機種交相攻,完全顯不出旗艦機種應有的對決氣勢。這樣看來Canon應該會在夏末推出一款與HF S10相近或更高規格的硬碟型機種應戰才是。

* [2009/4/8補充] Sony公司貨上市了,不過比較出乎我意料的是推出的是不含GPS功能的XR520/XR500;少了GPS就算了,XR520的定價竟然是54900...天價啊~~相信水貨商都吃了顆定心丸,短期內要再降價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這告訴我們什麼事呢?這個意思是說作為Sony最大競爭對手的Canon沒有公司貨可賣,在缺少競爭的環境下,廠商可以盡可能的追求最大利潤啊!(而且Sony根本不把水貨商放在眼裡...)

不過很明顯Sony打算把銷售重心放在所謂的下位機種XR500身上,一下子拉出了8000元的價差,我不知道Sony打的是什麼樣的算盤,但我想要說服消費者多掏出8000塊買120GB的硬碟容量,不用點技巧恐怕還真的說不過去;不過就算用46900的價格去跟水貨對打,我覺得還是有點誇張。

另外,在看了Sony的官方網頁後,有幾點我必須跳出來說一下。第一點,台灣Sony很技巧性的highlight了所謂「10倍*防手震」與「2倍*高感光」,乍看之下會覺得什麼時候防手震與低照度功能也能跟光學變焦一樣開始可以量化了?!仔細看一下,*號其實表示「與Sony過去機種比較之大約值」;對於這樣的行為,我只能說這有點太超過了喔!

然後是那個「超級夜視功能」,我只能說po在官網的那張說明「有夜攝功能即便在極暗的情況下也能捕捉到影像」的圖片實在「騙很大」;有用過所謂的Sony夜視功能的人就知道,在夜視模式下,拍出來的畫面是不會有彩色可言的......(我知道沒圖沒真相,但是我懶得擷圖,又不想盜連官網的圖片,因為不想被告,所已有興趣的人就自己連結到sonystyle去吧!)

最後,不知道為什麼,我對於這次台灣Sony推出XR520/XR500會有那麼多意見。

* [2009/4/11補充]有網友對XR520V的AF性能有興趣,這在這邊分享一下。大致說來XR520V的AF性能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也還是有它的問題,今天剛好拍了一段室內的影片,有帶到一段快速橫搖的片段,你會發現XR520V其實是花了些時間(一秒左右)才對到焦。

有點拉風箱,但還不到迷焦的地步,只是感覺不是很好;Canon的HF S10顯然在AF性能上著墨比較多,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研究看看。

* [2009/4/11補充] 今天看了一下Y拍的價格,發現eWhat的520V水貨降得很快,從我要買的那個時候的41400的高價,到現在幾乎是Y拍最低價的 39900;一般來說eWhat賣的水貨多半會比行情稍高一些,所以這次追價下殺大有出清囤貨的意味。我猜大概是看準了XR500的性能/價格優勢,打算在大批XR500水貨登場之前,趕快出清(不負責任評論)。

至於XR500,公司貨的最低價來到44000左右,雖然少了GPS、地圖與120GB的硬碟空間,但是有公司貨光環與原廠包加持,加上後有XR500水貨,也讓之前進貨的XR520V水貨有不得不降價的壓力吧!

* [2009/4/16補充] 有網友[老大]留言說想看看XR520V在陰天拍攝時變焦是否會有如CX12般影像模糊的的狀況,所以拍了一段影片來證實一下(『老大』都說話了,我怎敢不從~~笑~~,希望老大兄別介意)。說明一下,拍攝當時是陰天,但不是非常陰的陰天,拍攝模式是HD FH 16M 全自動手持攝影,用Edius Pro5轉成50M的MPEG2格式上傳至Youtube。


* [2009/4/18補充]公告武陵人兄與老大兄都在第一時間入手了水貨XR500V,目前正愉快使用中(原本他們都以為入手的是沒有GPS的XR500,這都是因為連店家都搞不清楚啊!所以買到算賺到了嗎!?)有興趣瞭解XR500V的性能,可以造訪竹林醫齋主遊記-開箱文--2009 SONY HDR-XR500V 入手!尋求相關資訊。

* [2009/4/30補充] 我所討厭的Mobile01終於刊出樣版開箱文了,看完之後我只能說,不專業就算了,反正大部分人也不懂;但是如果連一點熱情也都無法讓人感覺到的話,那就很令人覺得索然無味了。

系列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