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R-PJ790V 是 SONY 於今年 2013 年推出的最新旗艦手持家用數位攝錄影機的型號,跟去年的頂級機種 HDR-PV760V 相比,主要功能幾乎一致,只是在細部規格上進化;那 PJ790V 的進步到底值不值得期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高階用戶的失去
首先讓我們關注一下產品定位與目標族群,從13年開始 SONY 不再如去年般同時在 PJ(投影機) 與 CX(快閃記憶體) 兩個系列上推出頂級規格的旗艦機種了;今年,只把旗艦規格留給有投影機功能的 PJ 系列。舉例而言,去年的 PJ760V 與 CX720V 除了內建儲存空間大小與投影機功能之外,其他的鏡頭、感光元件尺寸都是一樣的。但是今年 CX 系列最頂級機種只剩下 CX630V,鏡頭與感光元件都差了頂級的PJ790V一截。
不含投影機功能的CX頂級機種,原本定位為給所謂的「熱衷錄影的業餘愛好者」,而 SONY 於今年取消了這樣的設定,表示家用手持攝影機的市場確實一直在萎縮。顯而易見的是受到可錄影 DSLR 的侵蝕,業餘愛好者終究無法拒絕大尺寸感光元件所帶來的高畫質的誘惑,既使必需犧牲易用性,也無法阻止高階業餘用戶的變心。
旗艦機種的巨大化確定
相較於11年推出有著緊緻機身的CX700V,12年的PJ760V與PJ790V在尺寸與重量上便整整大了兩號;當然,這是為了容納新的可動式空間光學防手震鏡頭與內藏投影機所不得不付出的代價。這樣的結果多少是個遺憾,畢竟重量從400g不到,一下子變成將近600g;加上長效電池 FV100 之後,重量將達到820g。不論是手持拍攝,還是攜帶,這樣的重量絕對是無法令人忽視的。
720/30p MP4格式搭載
我們都知道作為 AVCHD 格式的發起者之一的 SONY 從來都是在 Handycam 上預載 AVCHD 或 AVCHD ver.2.0格式,但是今年的機種除了 AVCHD 之外,也全面開始採用新的 MP4 格式,可以錄製解析度是1280x720的30fps循序掃瞄影片,流量則是6Mbps。畢竟 AVCHD 終究是一個以在電視上播放為主要目的的格式,為了相容於可能還存在的映像管電視機或電腦螢幕,所以主要採用的掃瞄方式還是交錯式掃瞄,也就是你在規格書上常看到的60i。
但是交錯式掃瞄的影片在 LCD 螢幕上播放其實是累贅,如果不啟用去交錯的功能,你會看到畫面上會有很明顯的掃瞄線條,特別是高動態場景。
另外目前主要的影片分享網站,例如Youtube/FB都是預設會轉成 30p 的影片;也就是說,這個世界上,60i格式的影片使用的範圍非常的侷限。就算是要在電視上播放,但是你在電腦上剪接後製的時候,交錯掃瞄的掃瞄線條一定會讓你覺得看起來很礙眼。
畢竟在現在這個世界上,如果要透過網路分享影片給別人,30p才是最方便的格式。
SONY終於在2013年體認到了 60i 其實是給使用者找麻煩的過時格式,勉強從善如流地提供了適合直接上傳Youtube/FB的 MP4 格式;但是,這樣的轉變,與其說是貼近使用者的實際需求,倒不如說是 AVCHD 即將式微的徵兆來得直接了當。畢竟,當一個賣兩萬多塊的手機都可以錄製 1080/30p 的影片的時候,你現在在一台4萬多塊的機器上搞 720/30p 會不會有點太說不過去了。
總結
你還是可以在 PJ790V 身上看到 SONY 集結了強大的研發實力所呈現出來的品質,不論是在畫質上還是易用性上,PJ790V 都可說是達到了一個前所未見的高峰;在鏡頭品質、防手震、收音、LCD等等各方面都達到了一個成熟,而且令人滿意的境界。其所附屬的投影機功能,甚至還可以外接輸入訊源,讓一台 DV 變成一台通用投影機...但是,我的疑問是... Does it really matter?
傳統 DV 已經因為畫質,確定失去了高階業餘用戶了。那到底傳統 DV 是否還可以用上面提到的鏡頭、防手震、收音等等功能來吸引廣大的一般用戶呢?
我的看法其實是悲觀的,因為 SONY 應該在 codec 上提供給使用者更多的彈性,讓後製與分享更便利才不至於浪費了這些好用的功能;但是,我覺得 SONY 做的還不夠多,心態上還是想用格式綁定使用目的。這樣反而會讓一般使用者覺得難以利用與分享,以致於最終落得市場萎縮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