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三年已經渡過,就讓我用無論如何不能留級的心情繼續吧~

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台灣Sony官方對於NEX-5N錄影ㄎㄎ聲災情的回應(無誤)

今天索尼台灣為各位NEX-5N用戶迎來了正式的錄影ㄎㄎ聲的回應:

親愛的 陳OO 先生,您好:

感謝您對 Sony 的支持與愛護,關於您日前來信反映NEX-5N錄製動態影像時的聲音狀況,我們將在【NEX-5N】限定的保固時間內,提供使用者相關效能改善的服務,煩請您可聯絡就近的 Sony 維修中心以進行改善服務。

光華站: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 46 號 2 樓 (02)3393-2325
中山站: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77巷47號 (02)2511-0990
市府站: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 135 號 2 樓 (02)2760-5917
士林站:台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20號 (02)2831-1276
景美站:台北市文山區景華街3巷10號 (02)2933-5264
服務時間:http://service.sony.com.tw/repair_schedule.html

相關通知內容可參考服務網頁:http://service.sony.com.tw/ ,右方【最新消息】→【2011/09/30致 【NEX-5N】數位單眼相機使用者的通知】。

敬祝 安康 順心

台灣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中心 專員 喻小姐 敬上

尋最後一段的描述上網找看看相關的描述 致 【NEX-5N】數位單眼相機使用者的通知,茲將網路內容摘錄於此:

致 【NEX-5N】數位單眼相機使用者的通知
2011/09/30

感謝您長久以來對於 Sony 產品的支持與愛護。

Sony 公司最近發現,在使用【NEX-5N】錄影時,如果有突然的、或是非連貫性的拍攝動作,所錄製的影片在播放時可能會出現「咔咔」的聲音。這是因為拍攝影片時,流暢動作出現大幅度的變化,不過影片的品質並沒有受到影響。秉持 Sony 持續提升產品的原則,我們已進行改善以減少上述狀況。

Sony 將在【NEX-5N】限定的保固時間內,提供使用者相關效能改善的服務。請聯絡就近的 Sony 維修中心以進行改善。

這代表跟美國索尼一樣,可以送修的意思嘍?!得找時間送過去看看。

如果已經有讀者先行送修了,可以分享一下維修的內容或方式,謝謝大家。


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怨] 強烈抗議 del.icio.us 網站翻新造成書籤遺失、Firefox addons掛掉...

各位應該知道前陣子Yahoo!把Delicious賣給了Youtube的創辦人億萬富翁Chad Hurley與陳仕駿吧!不知道的話......當然我不能打出//幫不了你//這樣的幾個字串給我的讀者看(你不也還是打了),不過在社交書籤這領域,del.icio.us理應還是個扛罷子,就算是在2011的現在。

2011年9月11號,The New York Times網路版刊出了一篇關於他們與del.icio.us的文章,文章中Chad說道:

What we plan to do,” Mr. Hurley said in an interview here last week, “is try to introduce Delicious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但是......


昨天開始吧!我發現我的del.icio.us Firefox addons開始要我登入,登入之後便出現掉書籤的詭異狀況。不是全部不見喔,是某一些就神秘消失了。一登入del.icio.us首頁,才驚覺怎麼變成一夜之間,原本那個很有鄉民感的首頁,就變成了一副很OMG的痞子。

標籤雲不見了、search box還在,但是只能搜什麼叫做stacks的東西、無法搜尋自己的書籤......噩耗!

還好可以手動下tag找書籤//我打我打我打...打字啦//竟然發現頁面無法完整呈現屬於這個tag的所有書籤!!

不熟Delicious的人可能不知道,這表示你永遠無法找到某些書籤了。

這是一次很爛的改版,改到讓所有用Delicious的人起毛,改到NYT又發了篇文章描述了這次改版的豐功偉業。

Oh, Delicious — Where Did It All Go So Wrong?

Delicious在Firefox的addons也不再有作用了,我非常非常依賴這個外掛。甚至是我為何還堅持Firefox的最重要原因。

一個新的網站經營者,徹底揚棄了網站原本的核心價值,而將自以為是的功能強加在用戶身上。這種事情我竟然親身被迫體驗了。是為了創新?為了吸引注意?不論Chad Hurley與陳仕駿這樣改版的用意為何,這都不重要了。

算了!以後不用了,就只能醬,連猶豫期都沒有,就像被趕出門的流浪漢,繼續拖著我吶兩千多筆的書籤去流浪了。



2011年9月27日 星期二

台灣Sony官方對於NEX-5N錄影ㄎㄎ聲災情的回應(大誤)

上個禮拜接連為各位報導了NEX-5N錄影時,會把機身發出的ㄎㄌㄎㄌ的聲響錄進去的災情;接者報導了美國索尼官方正式回應此狀況的消息。同時,我也寫了一封客服信給索尼台灣,詢問此事的回應。

緊接著,今天為各位迎來了,這些二手資訊的第一手報導。

那就是索尼回信啦~~讓我們趕快來看信件的內容:


親愛的 陳OO 先生,您好:

Sony客服中心感謝您的來信反映,關於您所述狀況,由於我們需要進一步瞭解確認,尚須一些作業時間,若有最新消息我們將會主動回覆。再次感激您對產品的愛用及您的使用心得回饋,謝謝您。

如有未能詳盡之處,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全台市話直撥:4499111 (手機請加02)
海外直撥專線:886-2-77140021
傳真電話:02-22682236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00 - 20:00
週六及國定假日 09:00 - 17:00

敬祝 安康 順心

台灣索尼股份有限公司客服中心 專員 項小姐 敬上
ㄟ......雖然,說了等於沒說,不過看在這難得的二手資訊的第一手報導的份上,各位就勉強將就一下吧!

嘿嘿嘿~又輕鬆騙到一篇文。



2011年9月24日 星期六

美國Sony官方回應NEX-5N錄影時的ㄎㄎ聲

對!又是一筆來自國外的二手資訊。

前幾篇提到的Sony NEX-5N錄影時,會把機身發出的ㄎㄎ聲錄進去的災情(?),今天有來自美國的最新消息。

來自Sony USA Responds To NEX-5N Clicking Noise::Sony Alpha NEX Cameras and E Mount Lenses的消息,USA Sony官方對於這件事情已經有正式回應了,原文照刊如下: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for Video Capture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of Sony products.

We have received reports of a "clicking" sound which may be heard in the audio playback of movies recorded by the NEX-5N camera. This phenomenon occurs if the camera undergoes sudden motion while recording; motion generally inconsistent with smooth video recording. The video is unaffected by this sound.

In accordance with Sony's policy of continuous product improvement, an adjustment has been developed to reduce the clicking sound resulting from sudden motion during movie recording.

Sony will offer this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to NEX-5N end users during the period of its limited warranty accompanying the product. Please call 888-868-7392 to arrange for this improvement.

一句話解釋:Sony已經有減輕clicking聲響的對策了,請美國用戶打888-868-7392的服務電話尋求協助。

美國用戶有解了,那台灣用戶呢?

所以我也斗膽寫了封信給Sony客服,看看他們有什麼回應,到時會再PO上網的



數位攝影機記憶卡的選擇:SD卡

這年頭以SD卡為主要儲存介面的DV已成為主流了,以前曾經大流行的8cm DVD,如今已經成為笑話;硬碟機種也慢慢退出戰場了。內建快閃記憶體雖然還是主流,但是到底要多少才夠,這也挺令人困擾的。

買32GB怕太小不夠拍、64GB好像勉強夠用、96GB當然好,只不過也真是貴。不過還好,現在既使連Sony也已經全面支援SD卡,你比較需要傷腦筋的是這個部分。


SD卡(Security Digital)其實是一個通稱,依據SD卡協會所頒訂的版本還可細分為:SD、SDHC(High Capacity)、SDXC(eXtended Capacity)卡;但,除非是3C宅之間的對話,平常用「SD卡」來稱呼即可。

接下來是容量,以目前最普及的SDHC來說,標示容量有4GB/8GB/12GB/16GB/24GB/32GB。如果要更大容量的如:48GB/64GB,就必須找最新的SDXC卡了。以AVCHD 1080/60i@24Mbps的畫質模式而言,32GB可以紀錄約3小時的影像;但是如果對應到1080/60p@28Mbps,32GB就只能錄下約2小時30分的影片。

最後,要介紹最重要的速度標示。所有的SD卡標籤上,一定會有一個小標示,就是一個英文字母C,代表Class,然後在C的中間標著2,4,6,10不等的數字。這些數字都是SD卡協會定義的,Class 2表示最低寫入速度不低於2MB/sec,Class 4表示最低寫入速度不低於4MB/sec,其餘依此類推。

SD卡協會定義的速度分級最高只到Class 10,如果有任何高於這個數字的卡片,例如:Class 16...請直接跳過這張卡,不要上當了歐。

另外,除了Class rating之外,SD協會推出了新的速度分級標示,叫做UHS Class Rating,用來標記對應超高速(Ultra High Speed)匯流排介面的裝置,例如讀卡機或DC/DV等...不過說實話,雖然對應UHS-I的SD卡式一張張的出,不過我還沒看到有哪台相機或DV支援UHS。UHS-1的卡可以向下相容高速匯流排介面的裝置,不過其表現就不能用UHS的標準來看待了。不過一般來說UHS-I的卡,應該都至少有Class 10的水準。


除了標準的Class速度標示之外,有些卡會故意打上x133、x200...我覺得這只是一種混淆視聽的方式;當然這種x rating的數據還是有其依據,不過一般廠商都會拿「最大」寫入/讀取速度來換算,一般正派經營的廠商是不會採取這種標示方式的。


最後,到底我要為我新買的DV買張什麼樣的卡?

我的建議是Class 4以上32GB的SDHC卡即可。

Class 4是因為,既使是1080/60p@28Mbps,換算Bytes後,每秒的寫入速度是3.5MB/s,這也在SD協會定義的最低寫入4MB/s的範圍內。

32GB是因為這應該是目前價格/容量比最好的時間了,花多一點錢但是可以得到比較低的價格/單位容量。

最後再來recap一下今天的重點:

* SD卡是SD、SDHC、SDXC的通稱
* SD卡協會定義的速度分級有兩種,一種是Class rating (Class 2/4/6/10),另一種是UHS Class rating(UHS-I)
* UHS-I因素裝置不普及,所以僅供參考,買到UHS-I的卡,建議當作Class 10對待(SD協會不認同這種方式,因為他們說這兩種分級無法直接換算)
* 單純AVCHD DV錄影使用Class 4以上的卡即可,但如果DC/EVIL/DSLR要使用,建議還是越快越好
* 卡建議買大廠的如Sandisk、Toshiba、Sony、Panasonic...

2011年9月23日 星期五

Panasonic GFX1的傳聞

對!這是一篇二手報導,所以我不對內容的正確性負責!

來自EOSHD:High end Panasonic mirrorless will be GFX1的小道消息,Panasonic的最新無反光鏡m4/3高階機種(也許是真正的GF1 killer),將被命名為GFX1,而不是先前4/3 Rumor網站揭露的GX1 (Well! Who cares!)


這不是真正的GFX1的圖,是EOSHD作者拿L1改的示意圖。圖片來源http://www.eoshd.com/content/4168/high-end-panasonic-mirrorless-will-be-gfx1

GFX1怎麼會是GF1 Killer?好歹應該說是NEX-7 Killer吧!怎麼長他人志氣,還滅了自己人威風?

其實熟悉Panasonic m4/3系列相機的人應該都知道,相較於GF1,後來出現的GF2、GF3其實都只能算是功能閹割過的GF1;這情況可以從當初GF2發表之後,GF1的售價反而水漲船高的事實反映出來。

所以相信GF系列已經出到3了,很多人手中的GF1應該依然捨不得換掉。同時,Panasonic m4/3系列中其實一直缺少一台定價貴森森的精品級(類似Fujifilm的X100)緊緻型機種,好從各位錢包裡接收更多離家出走的小朋友。

但是區區一個消費電子大廠Panasonic何德何能可以把相機當精品賣?而且你的感光元件還比較小片呢!(喂!難道Fujifilm會比較有精品的fu嗎?)

相信這些廠商的設計人員應該是從古董牛仔褲得到的靈感,把品像弄得舊舊的,反而可以賣個好價錢。所以勒~~把外型弄得越舊越好,讓人分不出來這是一台底片機還是什麼東西最好。

不過最慘的是Panasonic並沒有什麼70年代的底片機歷史可以拿出來緬懷,不過還好當年Panasonic的第一台數位單眼相機L1的造型也算是個經典,拿來reformulate也算不錯(再聲明一次,上面那張圖是EOSHD作者,拿真的L1改圖的,只是示意用)。

規格上比較吸引我的有:

可以錄製 Full HD 60p與24p影片
跟GH2共用電池

好吧!我覺得GFX1在殺掉NEX-7之前,應該會先把自家的HD旗艦GH2給先滅了。

預計11月發表,聽說是跟NEX-7的上市日期同一天,擺明是來亂的。

最後再說一次,這是二手資訊,本人不對內容的正確性負責。

2011年9月22日 星期四

可以按讚以及FB powered 的回應了

今天終於打起精神,把說好的facebook like button以及comment模組給放上來了


雖然那個FB comment看來似乎還有些問題,不過基本上不影響功能,請各位放心。

會放這些東西其實是有原因的,最主要的原因並不是我想紅或什麼的(有人願意付我稿費寫文章比pageview成千上萬重要),而是FB實在太熱門了,感覺不放的like it好像就不是blog似的。

另外關於comment模組,那純粹是為了本格的忠實讀者武陵兄所建置的,因為不知如何武陵兄就是無法使用Blogger原生的comment模組留言,在今年的某月之後。

所以

武陵兄,你可以試看看,這東西是為你搞的!

不過使用FB comment module留言,因為我不會收到通知,所以有很大的機率我會miss掉。所以如果有需要我回答的問題,請還是利用Blogger原本的comment留言。

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

關於批判與自覺

從前在念大學的時候,選修了一門「文學批評」;雖然記得當時上課時,當著老師的面打了好幾場瞌睡,但是也記得唸了不少有趣的文章。在離開學校之後,那些文章的記憶也隨時間所淡忘了。不過,還留在腦子裡的,還是那股批判的精神。

千萬不要輕易地接受習以為常,約定俗成的事情。

不過呢~我的婚禮還是很約定俗成,照慣例拍了婚紗照、照慣例宴客,然後照慣例生小孩。我的人生似乎離自覺與批判越來越遠了呢!

不過,也許是我心裡面那個自覺與批判的部分還沒有被內化殆盡;所以,有些時候還是會對某些事情感到莫名的氣憤,莫名是因為我早已經失去建構理論的熱情與能力了,剩下的只是依照直覺行事而已。所以,請不要跟我辯論為何我不要這樣做、那樣做。

我只能說,因為我覺得那樣是不對的。

不過這樣的宣告似乎也太過懦弱,所以還是歡迎跟我不一樣意見的朋友可以來質疑我

所以接下來要講我覺得不對的,但是這個社會上有很多人覺得無所謂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我對台新銀行的信用卡部門很感冒,我從不是台新銀行信用卡的客戶,但是我的小姨子有一次很糟糕的經驗,因為一筆不知道而遲繳的新台幣3元的循環利息,被通報至聯合徵信中心,讓她留下一筆記錄。這是我此生第一次見識營業額上百億的大財團怎麼對付欠他們3塊錢利息的方式。

第二件事情:我很不爽遠通電收的ETC方案。這個方案透過賄賂官員而通過的,在技術上也是有很大的討論空間。這種事情也許對很多人早就見怪不怪,但是這不包括我。很多台面下的事情可以討論就算了,但是連這種法院都已經判刑確定的事情,竟然還可以如此厚顏無恥地推行,我只能說這真的是國恥。

對於許多只看遠通ETC便利而自動無視這種國恥的人,我覺得這表示你們沒有批判精神而已,請不要在意,請繼續快樂的使用ETC。

第三件事情:我絕對不利用買房賣房賺差價。這個社會上充斥了許多似是而非的言論,我絕對不買單:政府打房也會打到你自己的那種說法。請問問自己,房子是拿來做什麼的?最好這個世界上真的不會有死亡筆記本這種東西,不然我一定寫滿.....

第四件事情:我不買獨佔或寡佔公司的股票或投資標的為此的基金。眾所周知,企業的經營理念無非是追求最大利潤,對於獨佔或寡佔市場的企業,為了追求最大利潤絕對不會把滿足使用者需求擺在優先位置,例如說...中油、台塑、中華電信等等...你如果買了這些企業的股票,你又怎麼有立場去要求這些企業把髒汙我們的血汗錢,回饋在提升品質與可用性這些事情上呢?

第五件事情:是對於台灣的電子媒體的亂象的無奈。我特別反感那些「摘自網路」或者報導中國大陸某些很無聊的新聞的媒體或片段。「摘自網路」我自己上網就看得到了,還需要你剝削?而且還得忍受記者那種自己為清高的旁白?這不必了吧!

還有,中國大陸的某省高速公路因為濃霧而回堵20公里這種事情,我不明白,這跟我的關係是什麼?是要炫耀中國終於有足夠的汽車,可以塞住高速路20公里?還是提醒我近期內最好不要到該地旅遊?

看到最近日本的「嫌韓流」運動,仔細看了一下來龍去脈,才發現這不只是一般的群眾運動。這是一股由鄉民發起的運動。由一些小小的社會新聞/事件所引發,鄉民發現媒體的報導方式與鄉民的認知與期待差距太大時,日本鄉民的反撲其實是超出想像的。

當然因為這件事情,本質上有違媒體生存的法則,所以你不可能在主流媒體上看到大幅的報導。但是透過網路,這件事情其實還在持續發酵。

同樣的狀況在台灣,這些企業主都還老神在在,因為他們總覺得,你們這些搗亂的鄉民,如果沒有媒體的報導,我根本不需要擔心任何事情。

就算有媒體敢說話,他們都有能力讓那些沒絲毫擔當的媒體說他們想說的話。

附上一篇很多人覺得台灣應該最敢說話的媒體,對於那個敢發難說嫌韓流的日本明星的報導吧!

標題:宮崎葵老公 白目批富士台 反韓流被炒魷魚。我不知道蘋果日報是不是有收韓國人的錢,但是從「白目」這個標題看來,我相信蘋果日報一定有韓資。

如果沒有韓資,那就表示蘋果日報根本就是一陀屎,連基本的判斷都沒有(我已經幹橋他們很久了)

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

災情?!NEX-5N錄影時的click-click聲響

最近很夯的新生代最佳B-cam候選人NEX-5N也有災情傳出了,那就是在錄影時會把機身裡某個姿態感應裝置的動作聲給錄進去。



其實,不用像上面這支影片般大力搖晃機身,只要是輕微的動作也是會多多少少聽到那,科哩科哩的聲音。

同時,操作時的聲音也很容易被錄進去,不過這是小機身的宿命,我想應該不用期待Sony會出來面對這件事情。

畢竟如果不是在非常安靜的場景,這些聲音應該都會被蓋掉。

不過如果大家還很介意那click-click的聲音,那就等看看NEX-7會不會改善嘍!


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

NEX-5N試用心得

試用這台NEX-5N老實說,感觸含挺深的;因為,這是第一次使用沒有拍攝模式實體轉盤(就是那個可以選P/A/S/M模式的那個)。在第一次把玩NEX-5N十幾分鐘後,為了要調整WB、測光模式以及ISO值,甚至動用了:也許該看看說明書的念頭。

這念頭讓我覺得,我是不是老了。

在面對觸控螢幕與圖像化的控制之中,我甚至一度有種...說手足無措也許有些誇張,但是至少是不知道該怎麼進行下一步的那種感覺。

比較不像是異國情調,而是代溝。因為是代溝,所以只要好好溝通,這些應該都不是問題。

畢竟你覺得初階單眼該有的功能,其實NEX-5N一樣不少,只是藏在哪裡,你得花點精神找一找。甚至,NEX-5N還給了你更多你覺得超讚的東西。


例如說AVCHD 1080/60p@28Mbps以及Native 1080/24p@24Mbps...

這個在2010年被Panasonic以及其他廠商當作頂級DV/DSLR/EVIL機種限定的夢幻功能,在2011年竟然被Sony毫不猶豫地下放到中階機身上。這也讓NEX-5N成為史上第一台可以錄製1080/60p@28Mbps(AVCHD 2.0 Progressive準處)的照相機。

這也是我為什麼會看上NEX-5N的重要原因,因為以規格來看,你買了這台之後,大概可以hold住未來至少2~3年的發展,而不需要換機。


只要你習慣NEX-5N的操作介面。

這樣看下來好像NEX-5N的操作介面有什麼不可原諒的錯誤之類的事情,其實這不是事實。事實是,該有的都有,只是你要找一下而已。

至於拍照的部分,的確相較於其在錄影機能的進化,似乎是稍微缺少爆點;既使如此,以我的目眼來看,沒啥太大的問題,kit鏡的表現就是中規中矩,沒啥特別的,也沒有明顯的缺點。一般應用上絕對是足敷使用了。



2011年9月14日 星期三

關於Sony NEX-5N錄影畫質的評論彙整

記得去年、前年我還很常寫DV觀察相關文章的時候,我提到過幾次這些家用電子大廠老是愛用擠牙膏策略,例如先來個10倍防手震,然後過個一年再來了三軸防手震,反正每年出的新機就是比前代機種多了這個、多了那個的......反正賭你買不起業務用的機器,家用機的用戶就是這樣年復一年地看著別人手上拿著長得差不多的新機器晃來晃去,那感覺還真是令人懊惱。

這些事情似乎都在可錄影的DSLR(後面簡稱HDSLR)出現之後,有了根本性的改變。HDSLR硬生生在業務機與家用機中間,用更高的畫質與鏡頭彈性為自己打下一片江山;Canon的5D2就是最佳代表。當可錄影的EVIL機出現之後,更是用攜帶性、價格與錄影畫質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這代表就是Panasonic的GH1/GH2。

Sony當然不可能讓這兩個可敬的對手囂張太久,雖然一開始的時候,Sony在可錄影DSLR這市場有些投鼠忌器。不過這情況在今年相信會有些轉變。

其中第一炮就是新中階EVIL NEX-5N

規格上擺明了一次到位,不打算跟Panasonic打規格的壕溝戰:1610萬像素的APS-C感光元件、新的影像引擎、AVCHD 2.0 Progressive、native 24p@1080/24Mbps、92萬像素的LCD......雖然這僅是一台中階的NEX(後面還有2400萬像素的NEX-7壓陣,十一月上市),在操作介面上還是比較傾向於簡化與入門導向。不過,就我目前看到的使用心得與評論,實在不能小覷這史上第一台官方原生的1080/60p AVCHD 數位相機。


上面這段影片是1080/24p@ISO1600的條件下所拍攝的,可以看到暗處噪訊的表現是非常之好,雖然畫質不是非常銳利,不過顏色挺自然正確的,整體畫面看起來很舒服,沒有明顯的缺點......GH2的畫質優勢所剩無幾......


上面這影片有與GH2對比的片段,從前半段夜拍的比較中可以很明顯看得出來,NEX-5N的感光度要比GH2好上不少,甚至是階調也好上一個層次(請注意看第一個場景左上角的街燈)。不過GH2還是在銳利度上稍微扳回一成,此外,拍攝者也說NEX-5N在遇到對比明顯的線條的時候,會有明顯鋸尺狀破綻,這在GH2上是不存在的。

在仔細讀完這篇中肯的評比之後。相信對於所有的GH2 owner來說,都會有種稍微鬆了口氣的感覺,不過後面還有NEX-7與A77,Sony這可怕的影像巨人葫蘆裡又還有什麼藥還沒賣,還真令人好奇。




2011年9月6日 星期二

Canon HF G10 水貨終於上市

不知道也關注家用DV/HDSLR市場的你們,是否跟我一樣幾乎快要忘記Canon的iVIS/VIXIA的2011旗艦HF G10了呢?台灣Canon似乎一向不熱心經營這塊市場,不過以往至少都還有水貨商願意引進試溫。今年一月發佈的HF G10卻一直快到秋天了,才終於等到水貨商上架。

當然問題一定不是出在產品本身,畢竟是Canon耶!不管之前的HF S10/11/21是怎麼被Sony/Panny狂電,水貨商那邊還是買得到。更何況今年的HF G10可是抱著沈舟的決心,以追求全方位的錄影畫質為前提,甚至不惜拋開行銷規律,大膽用上了一塊有效像素僅有207萬畫素的CMOS(HF S21是601萬畫素)。

推出之後在各家評比中幾乎一面倒地狂掃它廠機種,特別是在低照感度與噪訊。國外開賣之後,也迅速累積用戶的一致好評。所以,產品看起來沒什麼問題啊!

那問題在哪裡呢?你們看了下面這張圖應該就知道了


尼坎坎尼坎坎,從今年一月發售之後,一直到六月初為止,HF G10的最低價就沒有低於12萬日幣過(美國的售價就差不多在1400~1500美金之間),這價格真是硬得讓人受不了。就算到六月底,也才勉強跌破10萬日幣,然後到八月中才跌破旗艦機破盤價的9萬日幣。最低時則來到84800日幣(就在兩個禮拜前)。

相信以HF G10這種身手,不到九萬日幣的價格應該讓不少人忍不住出手了,這之間如果包括了台灣水貨大盤,也不會令人驚訝(目前台灣水貨販售的HF G10都是日文機)。掃貨之後,kakaku.com上的最低價又回復到九萬九千日幣的水準了。

話說了這麼多,會不會以為我就要準備開箱了呢?

答案是 No!

問題同時出在價格與產品身上,畢竟當AVCHD 2.0都已經確認的時代,不論機身性能多麼優秀,一旦落在AVCHD這個本身就讓畫質受限的框架下,與競爭對手在畫質的差異性其實已經被抵銷掉不少了,往1080/60p@28Mbps追求畫質的最大化,將是不可避免的。

我承認這個觀點是有爭議的,在AVCHD 1.0 or 2.0中,理論最佳畫質應該是落在1080/24p@24Mbps這個格式上;不過,實務上24p的影片拍攝有比較多的眉角,快門速度的掌握比起60i或60p要更細膩些。以動態場景為主(拍攝物在動,拍攝者也在動)家用錄影環境來說,高frame rate的影片,還是有觀賞者主觀認知上的優勢在。

所以,不是說HF G10不優,而是有點生不逢時。

另外一點也是售價,如果HF G10出在2010年,又賣現在這種價格,我買定了。但是,現在是2011年AVCHD 2.0元年,搞不好HF G11過沒多久就要出現了,也許還增加了1080/60p格式,現在跟水貨商買這個價錢,似乎不是個好投資。

2011年9月4日 星期日

電影Seediq Bale 賽德克‧巴萊 感想

因為工作上不知怎麼的,所付出的一些勞力與心力,剛好跟這部片搭上關係;所以就碰巧大言不殘地受邀出席這部片的媒體試映會了。

時間是100年的9月2日禮拜五,地點在林森北路的秀泰影城(我記得以前好像叫做欣欣戲院)。

雖然我對於看電影這種事情不陌生,不過參加媒體試映這種事情,是我此生以來的第一次;所以依照業界慣例,得把平常一年發出去不到半張的名片給準備好。

進場前安檢,進場後等待(因為提早到了,所以足足在戲院裡等了40分鐘),入場時手腕上還蓋CAS優良肉品專用章,說是中場休息後憑此章再入場:

1) yeah!此片分上下兩集,中間休息10分鐘(這讓我想到當年侯孝賢的「悲情城市」,看電影中間也是有休息時間喔!)

2) 這也讓我想到什麼時候看電影跟上夜店一樣了


切入重點直接說感想吧~~

我第一個想說的是......這不是一部每個人都愛看的電影,因為這部片基本上沒有一絲想要娛樂觀眾的成分存在,就像是剝洋蔥一樣,你想辦法剝去外殼之後,裡面的果肉一樣會讓你難受一樣。

因為電影所要呈現的就是那一段令人難受的歷史。

也許那段歷史在不同政治立場的人眼中有著不同的詮釋與意義,在教科書中那也許可以佔有到一個章節或者僅僅只是一段的描述。但是這部電影告訴你,那一段敘述所乘載的重量到底有多沈重。

電影想當然爾是由原住民,特別是由馬嚇坡的頭目莫那‧魯道的主觀角度所呈現;魏導著意讓我們進入他的內心,體會認同他想避免卻又無法抗拒族內年輕人只求一戰的natural call。

說到natural call,對於我們這種已經早就文明化、社會化、資本主義內化的人來說,基本上就只剩下傳宗接代,讓子孫過得更好的生活這樣的認知了。

不過這部電影會告訴你,對於那個年代的原住民族而言,natural call代表著完全不一樣的意義。

那就是狩獵

但是狩獵必須受限於你的部族所能保有的獵場,在原住民來說狩獵與獵場等於是生存的一體兩面。每個部族的男人都要為了保有獵場而殺戮(出草)的責任,因為這是為了整個部族的生存,也是為了維繫保有後代子孫生存的保障。

保不住祖先傳下的獵場的獵人,等於部族的罪人,死後是沒臉與祖靈在天堂相見的。

這是他們的natural call

當natural call與日本人的船堅炮利發生衝突的時候,該怎麼辦?是該為了延續部族的血脈而忍氣吞聲,還是起義求一次的綻放

於是「血祭祖靈」成為串連與執行所謂的「霧社事件」的呼喚,也可以說是「口號」

然後是獵人們殺害了日本人(包括婦女與小孩),接著是日本人軍人殺害了原住民(也包括婦女與小孩)

這之間沒有人討到任何便宜,日本人為了自身的利益用武力征服原住民來取得台灣的資源;原住民用自身的性命與殺戮換取了進入祖靈獵場的資格。

這樣的事情,透過電影畫面呈現出來,對於任何一個來看這部電影的人來說,這都是一次史無前例的cultural shock;因為我們都距離那段歷史好遠好遠了,日本人敗退也是古早之前的歷史。接下來的國民政府不也是用類似的方式在教化/馴化原住民嗎?

我相信有人一定會說這是台版的「300壯士」,或者是「特洛依」之類的,反正就是一部片裡面死很多人的那種電影。

我之前說過,這不是一部人人都喜歡看的電影,也許因為砍頭、也許因為殺戮(包括女人與小孩)、也許是這段歷史的沈重。但是對於任何一個看過這部電影的人,相信都有些念頭被觸發。

我不會知道別人怎麼想,但是,對於我而言,我只是在想到底我今天如果終究必須一戰,我要為何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