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三年已經渡過,就讓我用無論如何不能留級的心情繼續吧~

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Bilstein B8+H&R Sport Spring on my 05' Accord III

說來好笑,今天心血來潮想找一下網路上有沒有其他Accord車主換Bilstein B8的心得文;結果尷尬的是,Yahoo!出來我的文章是第二筆,Google出來我的文章是第一與第二筆......有點小尷尬。

Web 1.0年代網路界有一個1%的黃金比率,那就是在社群中,真正會發文貢獻文章的人,通常佔所有用戶的1%。

我想,那我還是來繼續當那個Accord七代搭配Bilstein B8的車主中的1%好了。

Bilstein的好,主要在於其對於運動性的堅持,對於這部分我這一年來的感受確實是十分的強烈;而也只有激烈的操駕才可以真正讓Bilstein發揮其價值。不過,對於一台前輪驅動,軸距超過2700mm、車重超過1.5噸的家庭房車而言,再激烈的操駕也難以觸及Bilstein的極限。

舒適性,老實說應該不是Bilstein所追求的目標,不過Bilstein卻達成的一種另類的舒適性,那就是在道路品質中上的狀況下,不論是過彎,或變換車道,所帶來的一種穩定感;甚至是壓過起伏路面或坑洞時,懸吊迅速讓車身恢復穩定的信心感。

不過,這僅限於壓過一個坑洞時.......

若是一條路上有的無數坑洞或柏油鋪設很糟糕的狀況時,那就是Bilstein的地獄了。

在連續的爛路上,彈跳感是一定的,因為懸吊的反應十分的迅速,減震筒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就伸張;震動的吸收完全得靠放慢行車速度來達成,這似乎是所有歐系車在台灣的宿命。

所以,換句話說,換上Bilstein的Accord就幾乎有一種在開歐系車的感覺。

能不能接受?

我覺得我接受得有點辛苦,懂得適當的調整胎壓,來應付不同的需求是必要的。載人時,我會選擇多放一些氣,讓胎壓低一點;自己一個人跑的時候,胎壓就打高些,讓懸吊完全掌握車身動態。

所以,結論是......Bilstein真得值得推薦給熱血的年輕人,至於是中年人,恐怕還是Mugen或Koni比較OK一點。